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报

  • 2011年第51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学科先贤
    • 我国农业微生物学之主要奠基人——樊庆笙

      2011, 51(4).

      摘要 (1102) HTML (0) PDF 486.71 K (18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小型综述
    • 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及其在病毒感染研究中的应用

      2011, 51(4):431-437.

      摘要 (1240) HTML (0) PDF 1.46 M (15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生物发光是动物活体光学成像技术之一,因其反应灵敏、操作简单、数据精确,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多个领域,观测活体动物体内病毒复制、肿瘤生长等生命过程。生物发光技术采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细胞或病毒,与外源注射的底物荧光素发生反应,在冷CCD成像系统下显像并进行数据记录、分析。本文简要介绍活体生物发光成像这一新技术的原理,综述了其在发现病毒新的复制位点、研究干扰素及药物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展示病毒潜伏感染与再激活的历程等方面的应用,并结合自己工作对该技术及其发展前景进行评述。

    • 木霉peptaibols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2011, 51(4):438-444.

      摘要 (1421) HTML (0) PDF 539.14 K (15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Peptaibols是一类由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s)合成的富含α-氨基异丁酸(Aib) 的特殊抗菌肽。目前发现的317种peptaibols大多由木霉属真菌产生。本文对木霉产生的这类特殊抗菌肽-peptaibols的多样性、发酵、分离纯化、鉴定及其生物合成进行了综述。

    •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1, 51(4):445-457.

      摘要 (5076) HTML (0) PDF 1.14 M (59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核酸测序技术为基因组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世纪初发展的以Illumina公司的Solexa,ABI公司的SOLiD,和Roche公司的454技术为代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又为基因组学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本文在阐述这些技术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 >遗传和分子生物学
    • 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耐药基因与整合子遗传标记基因间的相关性

      2011, 51(4):458-467.

      摘要 (1214) HTML (0) PDF 1.07 M (39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临床株的β-内酰胺酶类(β-lactamases, BLs)和氨基糖苷钝化酶类(aminoglycoside modifying enzymes, AMEs)耐药基因与Ⅰ-Ⅲ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基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VITEK-GNS药敏卡测定136株E. coli对14种抗菌素的敏感性;纸片扩散法确认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 ESBLs)产酶株;PCR法检测BL

    • >生理和代谢
    • 米根霉利用木糖与葡萄糖的代谢差异

      2011, 51(4):468-473.

      摘要 (1430) HTML (0) PDF 799.84 K (20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 【目的】木质纤维素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最廉价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以米根霉为研究对象,探讨对木质纤维素中主要单糖成分——木糖和葡萄糖的代谢差异,为木质纤维素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以木糖和葡萄糖为碳源,考察米根霉的生物量、细胞大分子组分、胞内还原力(NADH/NAD+)、ATP含量以及有机酸积累的差异。【结果】以木糖为碳源时,米根霉生物量较高,达到9.93g/L,对糖转化率达37.2%,同时胞内还原力(NADH/NAD+)和ATP含量较高,几乎不积累有机酸;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米根霉生物量

    • 1,3-丙二醇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

      2011, 51(4):474-479.

      摘要 (1063) HTML (0) PDF 666.21 K (12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本文以肺炎克雷伯氏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组重排技术,提高其对发酵体系中主要产物的耐受性,获得1,3-丙二醇高产菌。【方法】 以含预处理后的出发菌株的补料发酵终点液的96孔板为筛选方法,利用基因组重排技术育种。【结果】 筛选到的5株高产菌株(LSG1, LSG2, LSG4, LSG5, LSG6),在3升罐批次发酵中的1,3-丙二醇浓度较亲本分别提高了17.0%,19.0%,12.9%,23.9%和18.0%;甘油到1,3-丙二醇的转化率提高了17.7%,20.0%,13.3%,24.4

    • pta基因敲除对L-色氨酸发酵的影响

      2011, 51(4):480-487.

      摘要 (1967) HTML (0) PDF 1.90 M (1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pta基因缺失对大肠杆菌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影响。【方法】运用Red重组技术敲除pta基因,构建pta缺失株E. coli TRTHΔpta。利用30 L发酵罐进行分批补料发酵试验,考察重组菌E. coli TRTHΔpta发酵生产L-色氨酸过程中生物量、L-色氨酸产量、有机酸含量、发酵液中NH4+浓度及变化。建立了大肠杆菌合成L-色氨酸的代谢流平衡模型,应用 MATLAB 软件计算出E. coli TRTH及其pta缺失株发酵中后期代谢网络的代谢流分布。【结果】发酵结果显示,pta缺失

    • >酶和蛋白质
    • 脂解麻疯树油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催化特性

      2011, 51(4):488-494.

      摘要 (1135) HTML (0) PDF 958.67 K (39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离筛选具有脂解麻疯树油能力的脂肪酶产生菌株,为以麻疯树油为原料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奠定基础。【方法】以麻疯树油为唯一碳源,从麻疯树种子粉末处理过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脂解疯树油能力的脂肪酶产生菌,考察该菌株及其脂肪酶对有机溶剂耐受性以及脂肪酶催化酯化和转酯反应的能力,并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目的菌株。【结果】菌株LP-2脂肪酶活性为3.03 U/mL,菌LP-2在5%(v/v)甲醇中相对生长量为87.3%,LP-2脂肪酶在10%(v/v)正己烷中相对酶活为80.9%

    • 一株产右旋糖酐酶青霉的分离及酶的纯化和性质

      2011, 51(4):495-503.

      摘要 (1421) HTML (0) PDF 971.38 K (12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新的产右旋糖酐酶的真菌F1001,对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为酶法制备药用级右旋糖酐提供新的右旋糖酐酶产生菌株。【方法】通过形态特征和IT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菌株。利用硫酸铵盐析、Sepharose 6B 凝胶柱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酶蛋白,并对其酶学性质及催化机理进行研究。【结果】经过鉴定确定菌株F1001为棘孢青霉(Penicillium aculeatum)。通过SDS?PAGE测得棘孢青霉右旋糖酐酶的分子量为66 kDa左右,以右旋糖酐70

    • 甘油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密码子优化表达

      2011, 51(4):504-509.

      摘要 (1632) HTML (0) PDF 701.60 K (49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利用密码子优化技术,提高甘油脱氢酶基因gldA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针对gldA起始密码子下游区域,优先选择AT含量最高的同义密码子,从而在不改变氨基酸序列的前提下,提高该区域的AT含量。利用大引物PCR的方法对野生型gldA-WT进行定点突变,获得优化型基因gldA-4,与pET-32a(+)连接后,构建表达质粒pET-gldA-4,转入E. coli BL21(DE3),得到工程菌E. coli-4。同时,设定包含gldA-WT的工程菌E. coli-WT作为对照,摇瓶发酵后,以

    • >生态和环境微生物学
    • 氯氰菊酯降解菌株L12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2011, 51(4):510-517.

      摘要 (1720) HTML (0) PDF 944.58 K (1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分离纯化氯氰菊酯降解菌,研究降解特性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富集驯化培养技术分离菌株,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测定培养液中氯氰菊酯的浓度和代谢产物以及菌体细胞的密度和细胞表面疏水性,研究菌株的降解特性。【结果】从生产氯氰菊酯的农药厂污水曝气池中,分离到1株能降解氯氰菊酯并以之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的细菌菌株L12。16S rDNA 基因序列相似性比较表明,分离出的菌株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相似性高达99%。以初始

    • 2006-2008年深圳市食源性病例和外环境的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分型特征比较

      2011, 51(4):518-523.

      摘要 (974) HTML (0) PDF 1.75 M (11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深圳市食源性病例和外环境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在血清分布、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分子分型方面的特征。【方法】血清凝集法检测菌株血清型,多重PCR检测毒力基因tdh和trh基因携带情况,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基因分型特征。【结果】98株食源性病例分离株的主要血清型为O3:K6(40.8%)、O1:KUT(7.1%)、O4:K8(7.1%),35株环境分离株中未发现O3:K6。83.6%(82/98)的食源性病例分离株携带tdh基因、不携带trh基因,88.5%(31/35)的环境分离株不

    • >技术与方法
    • 引物应用策略:基于2对古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对环境样品古菌多样性分析

      2011, 51(4):524-531.

      摘要 (2292) HTML (0) PDF 2.27 M (15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找到适宜的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应用策略,应对复杂环境微生物多样性调查,尤其目前高速发展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带来的巨大挑战。【方法】用Oligocheck软件分别将两对应试的古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与RDP (Ribosomal database project)数据库中古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匹配比对。用两对应试引物分别构建海洋沉积物样品的古菌16S rRNA基因文库。【结果】软件匹配结果显示引物f109/r958与目的基因的匹配程度高于引物f21/r958。该结果与古菌

    • 基因局部改组技术在ubiA基因突变中的应用

      2011, 51(4):532-537.

      摘要 (1187) HTML (0) PDF 1.11 M (1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辅酶Q(coenzyme Q,CoQ)作为线粒体呼吸链中的递氢体具有较高的学术及应用价值。由ubiA基因编码的4-羟苯甲酸聚异戊二烯转移酶(UbiA)是大肠杆菌CoQ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步骤,但通过系统突变对其结构进行研究鲜有报道。【目的】应用化学合成的随机序列寡核苷酸,对ubiA基因编码活性区域的DNA序列进行随机突变。【方法】以大肠杆菌MC4100的ubiA基因插入灭活突变株为受体,将化学合成的随机序列替换目标区域序列,进行ubiA基因的局部改组;最终对所得突变株的ubiA改组基因的突变序列及其功

    • 智舌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簇类独立软模式识别的建立

      2011, 51(4):538-546.

      摘要 (1214) HTML (0) PDF 3.96 M (1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为探索一种新型食品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用基于多频大幅脉冲伏安法为基元模式的智舌,结合簇类的独立软模式识别方法,检测样本培养物的综合信息并进行类别分析,建立智舌结合主成分分析的副溶血弧菌簇类独立软模式的判别模型。【结果】经过对6个工作电极3个频率段检测分析模型的比较,得到最佳电极及频率段组合:钯电极1 Hz、钨电极100 Hz和银电极100 Hz。用这3个模型判别10种致病性弧菌,得到钯电极1 Hz频率段的模型判别海鱼弧菌、梅氏弧菌、溶澡弧菌、辛辛那提弧菌、麦氏弧菌和O型霍乱弧菌的检

    • >研究简报
    • 云南程海湖酵母菌多样性及应用

      2011, 51(4):547-553.

      摘要 (1332) HTML (0) PDF 741.97 K (13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针对云南丽江永胜县境内程海湖环境的特殊性,研究高原湖泊环境中酵母菌的多样性,初步探索程海湖环境中酵母菌的利用价值。【方法】对程海湖的湖水和其周边土壤样品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应用26S rDNA 的 D1/D2区域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对分离获得的酵母菌进行鉴定;采用筛选培养基对已鉴定酵母菌进行产酶定性实验,分析高原湖泊中酵母菌的多样性及可应用性。【结果】分离得到酵母菌64株,对其中63株进行鉴定,归属于9个属22个种(包括4个疑似新种或新变种);地霉属Geotrichum和隐球酵

    • 嗜酸乳杆菌NCFM对Caco-2细胞中PTX3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1, 51(4):554-560.

      摘要 (1290) HTML (0) PDF 1.97 M (15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嗜酸乳杆菌NCFM对肠道上皮细胞中免疫与炎症介质因子PTX3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其调节机制。【方法】嗜酸乳杆菌NCFM与Caco-2细胞共培养0、2、4、8和12 h,提取细胞RNA,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PTX3基因的表达。嗜酸乳杆菌NCFM与Caco-2细胞共培养0、0.5、1、2和4 h,提取细胞蛋白质,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F-κB的磷酸化水平;用NF-κB的特异性抑制剂PDTC预处理Caco-2细胞30 min,然后加入嗜酸乳杆菌NCF

    • 植物乳杆菌LpT1和LpT2体外降胆固醇机制

      2011, 51(4):561-565.

      摘要 (1516) HTML (0) PDF 1.26 M (46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植物乳杆菌LpT1和LpT2的体外降胆固醇机制。【方法】以MRS、MRS+CH、MRS+CH+S和MRS+CH+N四种培养基为基础,接种植物乳杆菌LpT1和LpT2进行培养,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基上清液、菌体沉淀和菌体细胞内部胆固醇含量以及接种和未接种两种情况上清液、沉淀和细胞内胆固醇总量变化,推测植物乳杆菌体外降胆固醇机制。【结果】乳酸菌体外降胆固醇存在非代谢和代谢降解两条途径,非代谢途径与共沉淀作用和菌体吸收有关。代谢降解是由于植物乳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了特殊的酶系,从而将胆固醇降解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