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 2015年第42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42(12)封面

      2015, 42(12).

      摘要 (1162) HTML (0) PDF 2.13 M (11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42(12)目录

      2015, 42(12).

      摘要 (1202) HTML (0) PDF 2.51 M (1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微生物蛋白质组学研究
    • 低产高级醇酿酒酵母突变菌株的差异蛋白组分析及

      2015, 42(12):2407-241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35

      摘要 (1213) HTML (340) PDF 1.73 M (17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高级醇是白酒微量香气成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级醇含量过高会对酒的品质产生不利影响,而白酒中的高级醇主要是在酒精发酵过程由酵母产生的,因此酿酒酵母高级醇合成相关蛋白的研究对于控制高级醇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诱变得到的低产高级醇酿酒酵母菌株ARTP5和原始酿酒酵母菌株CF4为研究对象,比较两株酵母的胞内蛋白组差异,寻找高级醇合成相关蛋白。【结果】与原始菌株CF4相比,诱变菌株ARTP5高级醇产量降低了20%,有45个胞内蛋白表达量差异2倍以上,通过MALDITOF-MS质谱鉴定出29个,主要包括碳源和能量代谢、胁迫反应过程、蛋白翻译和折叠过程、氨基酸代谢和高级醇代谢等途径的蛋白,其中ARTP5菌株表达上调的支链氨基酸代谢合成途径的ILV5蛋白和表达下调的高级醇合成途径中的ADH1蛋白与诱变菌株ARTP5高级醇降低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与高级醇合成具有一定相关性蛋白的发现对于酿酒酵母酒精发酵过程高级醇的合成机制的解析以及白酒酿造过程高级醇产量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 >主编点评
    • 一种发掘ε-聚赖氨酸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新方法

      2015, 42(12):2494-249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8012

      摘要 (1250) HTML (277) PDF 290.93 K (16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主编点评文章
    • 细菌基因组序列中ε-聚赖氨酸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识别与分析

      2015, 42(12):2495-250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70

      摘要 (1332) HTML (375) PDF 4.23 M (20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ε-聚赖氨酸的合成由ε-聚赖氨酸合成酶(Pls)所控制,考察Pls在细菌中的分布和保守的序列特征。【方法】基于Pls的作用机制,在蛋白序列中识别与底物结合和缩合相关的结构域,以及决定底物特异性的氨基酸残基,进而在已测序基因组中预测Pls。【结果】发现110个已测序的基因组中编码113个预测的Pls,主要分布在放线菌中,也在两株革兰氏阴性菌中被发现。一些亲缘性较高菌株的Pls一致性较高。【结论】Pls在放线菌中可能广泛分布。Pls的腺苷化、巯基化和底物缩合结构域有相对较高的序列保守性,而跨膜结构域和Linker区相对不保守。

    • >回顾点评
    • 微信支持下的网络辅助教学

      2015, 42(12):2505-250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9012

      摘要 (1155) HTML (271) PDF 186.02 K (15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工业微生物学
    • 兽疫链球菌中与透明质酸合成相关新基因的高通量筛选及克隆

      2015, 42(12):2291-2299.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206

      摘要 (1506) HTML (309) PDF 3.02 M (21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equi subsp. zooepidemicus)中透明质酸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相关基因已经被研究得比较透彻,探究一种挖掘与透明质酸合成相关新基因的策略。【方法】利用自杀质粒pSET4s::sacB在宿主基因组中的随机整合作用,筛选具有表型差异突变菌株构建突变体库,进一步利用连接介导PCR (Ligation mediated PCR,LM-PCR)方法和全基因组重测序,检测质粒整合位点,通过基因无痕敲除和回补实验验证插入位点。【结果】构建了包含150株具有表型差异突变株的突变体库;以荚膜合成能力缺失的1号突变株(M1)作为基础研究对象,检测到自杀质粒整合到基因组458 960位点上,破坏了编码塔格糖-6-磷酸激酶的lacC基因;无痕敲除lacC基因得到ΔlacC,表型分析发现ΔlacC表现为粘性荚膜特性;进一步全基因组重测序发现,除了lacC基因位点存在插入突变,206 613位点存在碱基G缺失,导致编码透明质酸合成酶的hasA基因发生移码突变,且回补hasA基因后,M1恢复粘性荚膜合成能力。【结论】M1突变株粘性荚膜合成能力的缺失由hasA基因功能缺失引起,与lacC基因功能缺失无关。初步建立了兽疫链球菌中高通量筛选与透明质酸合成相关新基因的策略,为今后挖掘新基因奠定了基础。

    • Bacillus subtilis BE-91生长及其胞外表达β-甘露聚糖酶的发酵条件优化

      2015, 42(12):2300-2307.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719

      摘要 (1304) HTML (268) PDF 471.62 K (19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优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E-91生长及其胞外表达β-甘露聚糖酶的发酵条件。【方法】对影响菌株生长和发酵的主要因素(C源、N源、起始pH、温度等)进行单因素试验后,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B. subtilis BE-91生长培养条件和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组合。【结果】优化生长条件为:0.3%牛肉膏、0.2%酵母膏、0.1%葡萄糖、0.4%魔芋精粉、0.5% NaCl,初始pH 6.0、培养温度35 °C;胞外表达β-甘露聚糖酶活力的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组合为:0.7%魔芋精粉、0.4%大豆蛋白胨、0.1% (NH4)2SO4、0.5% NaCl,发酵温度35 °C和起始pH 6.0;优化条件下发酵10 h,β-甘露聚糖酶活力最高达432.4 IU/mL,比国内外已有相关菌株报道的发酵时间缩短了14?86 h,最高酶活力提高了5倍以上。【结论】B. subtilis BE-91生长与发酵周期短、胞外表达β-甘露聚糖酶的活力高,是酶制剂产业具有重大开发价值的菌种资源。

    • >海洋微生物学
    • 近海柴油降解菌群的构建及其对柴油的降解特性

      2015, 42(12):2308-232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29

      摘要 (1307) HTML (316) PDF 582.69 K (23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实施近海柴油污染的生物治理。【方法】以柴油为唯一碳源,从深圳港口海域富集筛选柴油降解菌;采用复配、正交试验等方式构建混合菌群;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环境因素对菌群降解柴油的影响;使用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GC-FID)分析降解前后柴油各组分的变化;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获得了16株柴油降解菌,7 d内对柴油的降解率最高达40.8%;选择菌株C1-8、C2-10、C3-13构建了混合菌群CQ1,投加量分别为0.5%、2.0%和1.0%,CQ1对柴油去除率比单菌提高了10%以上;CQ1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30 °C、pH 7.6、摇床转速220 r/min、柴油浓度20 g/L,优化后9 d内对柴油去除率达60%以上;GC-FID结果显示,菌群CQ1可降解大部分C11?C27的正构烷烃,对C21?C27的烷烃降解可达100%。经鉴定,菌株C1-8、C2-10和C3-13分别为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剑菌(Ensifer sp.)和变异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variabile)。【结论】CQ1在近海柴油污染的生物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环境微生物学
    • 一株蒽降解细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2015, 42(12):2321-2329.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52

      摘要 (1429) HTML (299) PDF 1.25 M (2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从盐碱土壤中筛选蒽降解菌株并分析其降解特性。【方法】采用极度稀释结果流式细胞检测法筛选分离纯化菌株,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蒽的降解特性。【结果】从盐碱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效蒽降解菌株。经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Demequina salsinemorus BJ1。菌株可以利用蒽作为唯一碳源生长,降解率可达9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蒽浓度的降低,细菌生长速率变快,降解率升高。添加外加碳源后,细菌生长速率明显变快,而对蒽降解率变低。对萃取中间代谢产物的质谱分析表明,降解蒽的中间代谢产物主要有9,10-anthracenedione (9,10-蒽醌)和Phthalic acid (邻苯二甲酸)等,说明它可能通过邻苯二甲酸途径降解蒽。【结论】筛选得到一株新的耐盐碱蒽降解菌,该菌降解效率高,对修复石油污染的土壤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冷风干燥制备高活菌的恶臭假单胞菌菌粉

      2015, 42(12):2330-233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85

      摘要 (1157) HTML (415) PDF 1.40 M (20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获得高活菌恶臭假单胞菌菌粉,提高菌体干燥及保藏存活率。【方法】选用冷风干燥法制备活菌粉,并优化吸附载体与保护剂。【结果】冷风干燥制备恶臭假单胞菌菌粉干燥存活率普遍达到65%以上,显著优于喷雾干燥(24%);对载体与保护剂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载体为混合的硅藻土和碱处理玉米芯粉,混合比为1:2,保护剂(质量比)为甘露醇7%、谷氨酸钠5%、甘油1%,制得菌粉活菌数为1.03×1011 CFU/g,室温保藏30 d和4 °C保藏60 d存活率分别达到40.54%和71.67%。【结论】冷风干燥温度相对较低(10?40 °C),对菌体损伤小,碱处理玉米芯粉、甘露醇和谷氨酸钠是提高菌粉保藏存活率的重要因子,此法克服了革兰氏阴性菌菌粉不易制备和不耐保藏的瓶颈。

    • >基础微生物学
    • 白蚁肠道元基因组来源高温β-葡萄糖苷酶Bgl17的酶学性质

      2015, 42(12):2337-234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54

      摘要 (1461) HTML (282) PDF 2.10 M (16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短角球白蚁(Globitermes brachycerastes)肠道元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得到的一个新型β-葡萄糖苷酶编码基因bgl17进行酶学性质研究。【方法】通过克隆与异源表达得到纯的Bgl17酶蛋白,根据Bgl17对底物的水解活性测定其稳定性及动力学参数,利用薄层层析确定其水解产物。【结果】该酶属于糖基水解酶第一家族(GHF1),对其特异性底物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pNPGlc)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0 °C,最适pH为5.0。在最适反应条件下,该酶以pNPGlc为底物比活力为115.69 U/mg,以水杨苷为底物比活力为297.39 U/mg。以pNPGlc为底物时,其动力学参数Km值和Vmax分别为0.81 mmol/L和227.27 μmol/(mL·min)。在稳定性方面,该酶在50 °C处理1 h仍可保持50%的活性,在pH 5.0和6.0条件下,该酶的半衰期为1 h。【结论】该酶在较高的温度下具有较高的活性,且对水杨苷水解活性高,这点不同于已知的β-葡萄糖苷酶,推测其更有利于木质纤维素复杂结构的降解;该酶的最适温度远高于白蚁生存环境温度,可为研究白蚁降解纤维素的机理提供参考。

    • >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 猪苓菌丝形成菌核的MAPK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2015, 42(12):2345-235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50

      摘要 (1305) HTML (324) PDF 3.31 M (16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克隆药用真菌猪苓MAPK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方法】利用5′-RACE-PCR技术从猪苓菌丝中克隆得到MAPK基因全长,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推测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域;DNA Star对氨基酸进行多序列比对;用MEGA 5.0做进化关系分析;借助实时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模式。【结果】猪苓MAPK基因的全长cDNA为1 293 bp,其中编码区占1 161 bp,共编码386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43.872 kD,理论等电点为6.68。猪苓的MAPK有MAPK中ERK1/2类型的保守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猪苓MAPK蛋白属于担子菌类群。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猪苓菌核形成初期,菌核中的MAPK表达量显著高于菌丝组织,随着菌核的快速生长而减少。【结论】猪苓MAPK基因PuMAPK的分子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猪苓菌丝形成菌核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 >农业微生物学
    • 橘小实蝇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2015, 42(12):2351-236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403

      摘要 (1521) HTML (354) PDF 2.41 M (20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3个种群(实验室正常喂养种群、实验室无菌糖水喂养种群和野生种群)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方法】利用16S rRNA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析技术,结合菌落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细菌种类。【结果】从橘小实蝇3个种群成虫肠道600株可培养细菌得到53种不同细菌遗传型,分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和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等3个科。其中肠杆菌科是肠道可培养细菌最优势的细菌种类。同样以序列相似性大于97%的菌株归为相同的细菌种类为标准,找到了橘小实蝇3个种群可培养细菌的共有菌种,结合菌落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确定共有菌种为肠杆菌属5株,克雷伯氏菌属2株,柠檬酸杆菌属1株,泛菌属1株,肠球菌属2株,以及芽孢杆菌属4株。【结论】通过研究橘小实蝇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可为探讨肠道菌群对寄主的生理功能和生态学意义奠定基础,最终为利用微生物防治此类害虫提供新思路。

    • 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菌根促生细菌的研究

      2015, 42(12):2366-237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62

      摘要 (1282) HTML (321) PDF 831.22 K (22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筛选对印度块菌菌根量和菌根苗长势有促进作用的菌根促生细菌(Mycorrhization helper bacteria,MHB)。【方法】选择华山松为宿主植物,自块菌菌根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11种细菌为供试菌株,将印度块菌菌剂与不同浓度的细菌混合于特定基质中后接种于华山松上,并通过对印度块菌与华山松形成的菌根数、华山松的株高和地径三方面的统计与分析,确认MHB。【结果】Pseudomonas sp. JCM 5481 (P143)、Streptomyces sp. EN31 (S191)、Variovorax paradoxus (V633)在浓度为2.4×109 CFU/mL时对印度块菌菌根数、株高和地径均有极显著促进作用(P<0.01);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P11)、Pseudomonas corrugate (P127)在浓度为0.8×109 CFU/mL时对印度块菌菌根数、株高和地径均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4种假单胞菌浓度梯度的设置显示了不同菌株适宜的浓度不同。【结论】实验获得5种MHB,并表明细菌浓度是获得MHB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 枯草芽孢杆菌C-D6对辣椒炭疽菌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研究

      2015, 42(12):2377-238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203

      摘要 (1320) HTML (332) PDF 1.90 M (18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D6菌株对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探索炭疽病生物防治的新途径。【方法】通过对峙培养测定C-D6菌株的抗菌活性,应用摇瓶培养结合生物测定筛选产生抗菌活性成分的最适培养基,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75凝胶柱层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对抗菌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分子量。【结果】C-D6菌株在PDA平板上对辣椒炭疽菌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YPD培养液能完全抑制该菌的附着胞形成。摇瓶培养的结果显示C-D6菌株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最适培养基为YPD培养基。C-D6菌株在该培养基中培养14 h后,所形成的活性物质可完全抑制辣椒炭疽菌的附着胞形成。从该菌的YPD培养液中分离获得一个分子量为32 kD,能明显抑制辣椒炭疽菌附着胞形成的抗菌蛋白。【结论】C-D6菌株的生防特征显示该菌株对防治辣椒炭疽菌引起的炭疽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食品微生物学
    • 酸马奶提取Kluyveromyces marxianus代谢抗菌复合物对感染致病性Escherichia coli O8小鼠的免疫机能及其

      2015, 42(12):2386-239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340

      摘要 (1410) HTML (301) PDF 2.16 M (17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酸马奶可防治心血管、消化系统、肺结核、糖尿病和腹泻等疾病,尤其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有抑菌作用,但对酸马奶提取K. marxianus代谢抗菌复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研究酸马奶提取K. marxianus代谢抗菌复合物对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8小鼠免疫机能及其盲肠菌群的影响。【方法】将12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致病对照组、K2组和K8组,致病对照组小鼠连续7 d灌胃无菌PBS,并于第4天注射E. coli O8;K2组灌胃抗菌复合物K. marxianus pH 2.0,并注射E. coli O8;K8组灌胃抗菌复合物K. marxianus pH 8.0,并注射E. coli O8。采用常规HE染色法观察0、4和7 d小鼠小肠病理切片,称重法测定小鼠免疫器官指数,ELISA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流式细胞术测定T细胞亚群,平板涂布法测定盲肠菌群。【结果】致病对照组小鼠在实验第4天注菌后出现一系列患病临床症状和小肠组织病理变化。K2组和K8组小鼠整体精神状态好于致病对照组,死亡小鼠数量较少,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改善感染致病性E. coli O8小鼠的小肠组织病理变化。致病对照组在第7天胸腺指数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K2组和K8组在第4天和第7天脾脏指数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致病对照组在第7天IgA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K2组在第4天IgA、IgG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K2组在第7天IgG和IgM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K8组在第7天IgM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K2组在第4天和第7天CD8+显著低于空白组,CD4+/CD8+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K8组在第4天CD8+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K8组在第7天CD8+显著低于空白组,CD4+/CD8+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致病对照组在第7天盲肠E. coli数量显著高于空白组,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K2组在第7天盲肠E. coli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肠球菌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K8组在第7天盲肠肠球菌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酸马奶提取K. marxianus代谢抗菌复合物K2和K8能缓解感染致病性E. coli O8小鼠临床症状,提高其免疫机能,并影响其盲肠菌群,提高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降低E. coli和肠球菌的数量。

    • >兽医微生物学
    • 嵌合O/GSLX/CHN/2010株S片段的基因工程口蹄疫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2015, 42(12):2396-240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24

      摘要 (1177) HTML (278) PDF 2.30 M (20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嵌合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 O/GSLX/CHN/2010株S片段的基因工程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方法】运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将FMDV O/GSLX/CHN/2010的S片段嵌合进2株同谱系FMDV的感染性克隆骨架,拯救得到两株基因工程嵌合病毒rGDexc、rGZexc;进而从病毒复制和病毒对乳鼠的致病力方面,对嵌合病毒、亲本基因工程病毒以及FMDV O/GSLX/CHN/2010株进行了评价。【结果】FMDV O/GSLX/CHN/2010株复制较慢,对乳鼠致病力较差。嵌合病毒和亲本基因工程病毒的复制能力、对乳鼠的致病力明显高于FMDV O/GSLX/CHN/2010株。【结论】研究表明FMDV O/GSLX/CHN/2010的S片段不能独自决定该病毒较差的复制能力和较弱的乳鼠致病力。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O/GSLX/CHN/2010的致弱机制以及S片段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 >药物微生物学
    • 一株产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链霉菌CZW-15的

      2015, 42(12):2417-242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53

      摘要 (1220) HTML (322) PDF 1.66 M (18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筛选产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放线菌菌株。【方法】通过酵母报告基因(CDRE::LacZ)高通量筛选模型与人体钙调磷酸酶试剂盒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从土壤放线菌中筛选产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菌株;根据形态和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进行菌株鉴定;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产高活性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放线菌CZW-15,经鉴定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酵母报告基因检测显示其发酵上清液对依赖酵母钙调磷酸酶的报告基因表达抑制活性IC50为7.4 mL/L,而对照药物FK506的IC50为65 μg/L。该菌的最佳摇瓶发酵配方为(%):玉米粉2、酵母粉0.1、K2HPO4 0.04、MgSO4 0.04、NaCl 0.05、FeSO4 0.001;发酵条件为:初始pH 7.5,温度28 °C,转速180 r/min,装液量50 mL/250 mL,接种量4%,培养时间4 d。优化后1.5 μL发酵上清液对依赖酵母钙调磷酸酶的报告基因表达抑制活性达到117%,比优化前提高4.5倍。【结论】CZW-15属于链霉菌属,该菌产生高活性的抑制酵母钙调磷酸酶的活性物质。

    • >简报
    • 一株胞内合成纳米磁性颗粒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2015, 42(12):2426-243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94

      摘要 (1319) HTML (296) PDF 2.21 M (19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从聊城东昌湖湖水中分离纯化出一株可合成纳米磁性颗粒的菌株,将其命名为TZ-1。【方法】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研究、分子生物学鉴定,将TZ-1菌株合成的纳米磁性颗粒进行提取纯化,并对菌体和纳米磁性颗粒进行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元素分析,对纳米磁性颗粒进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结果】经鉴定TZ-1属于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透射电镜下菌体为杆状,易聚集,有明显的单生鞭毛,有荚膜,在TEM下观察菌体内部有两种电子致密颗粒,较小颗粒分布在菌体细胞膜附近,近似多边形,大小约为60 nm,较大颗粒分布在菌体内部,大小约为180 nm,表面有膜包裹。扫描电镜(SEM)下细胞为杆状,大小与TEM下测量结果一致。SEM下对磁性颗粒进行元素分析,主要为Fe、P、O。根据TEM、SEM、XRD结果推测菌体可合成纳米磁性颗粒。【结论】分离纯化出的菌株TZ-1可合成纳米磁性颗粒,磁性颗粒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知TZ-1合成的纳米磁性颗粒为单斜晶体,主要成分为Fe3(PO4)2·8H2O和Fe3O4。

    • 稻瘟菌CYP51蛋白F螺旋区保守氨基酸残基与

      2015, 42(12):2433-2439.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205

      摘要 (1432) HTML (0) PDF 2.70 M (15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稻瘟菌CYP51蛋白F螺旋区保守氨基酸残基与烯唑醇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稻瘟病菌新型高效特异杀菌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计稻瘟菌CYP51蛋白F螺旋区保守氨基酸残基突变体P222C、P222H、I223A、I223W、N224A、N224S,截去N端跨膜区36个氨基酸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 Rosetta菌株中过量表达,采用结合光谱法分析诱导蛋白对烯唑醇的结合能力。【结果】表达的目标蛋白均保持了对药物的结合能力,呈现出II型的结合光谱曲线。相对于野生型蛋白,突变体I223W和I223A对烯唑醇的结合常数Kd值基本不变,N224S、N224A、P222C的Kd值都略有增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P222H的Kd值有了显著的增大(P<0.05),表明突变体P222H对烯唑醇的亲和能力显著降低。【结论】稻瘟菌CYP51 P222位点的疏水性与药物结合密切相关。

    • >专论与综述
    • 枯草芽孢杆菌无标记遗传操作技术研究进展

      2015, 42(12):2440-2447.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68

      摘要 (1437) HTML (382) PDF 1.20 M (37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枯草芽孢杆菌是革兰氏阳性菌的模式生物,长期以来在代谢工程和工业微生物领域扮演重要角色。枯草芽孢杆菌无标记遗传操作技术对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功能研究和菌株生理特性的改造起着关键作用。综述枯草芽孢杆菌无标记遗传操作所使用的负筛选标记基因,总结目前主流的无标记遗传操作的策略,并提出枯草芽孢杆菌无标记遗传操作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

    • 硝酸盐型厌氧铁氧化菌的种类、分布和特性

      2015, 42(12):2448-245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200

      摘要 (1598) HTML (435) PDF 1.59 M (25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硝酸盐型厌氧铁氧化(NAFO)是指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利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低价铁(二价铁或零价铁)氧化为高价铁(三价铁)的过程。具有NAFO代谢能力的微生物称为硝酸盐型厌氧铁氧化菌(NAFOM)。NAFO是微生物领域的重大发现,也是环境领域开发新型脱氮技术和地学领域研究铁、氮循环的理论依据。整理文献报道的NAFOM资料,分析NAFOM系统发育性状,探讨典型NAFOM的生态分布及其营养、代谢特性,以期为NAFOM菌种资源的开发、地球铁素和氮素循环的研究、NAFO过程的优化提供借鉴。

    • 好氧氨氧化微生物系统发育及生理生态学差异

      2015, 42(12):2457-246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15

      摘要 (1566) HTML (453) PDF 692.90 K (2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好氧氨氧化的驱动者,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和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一直是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它们的相对丰度、群落结构和活性因环境而异,目前二者对全球氮循环的相对贡献仍存在争议。对培养物和环境样品的动力学、基因组学等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差异主要是由AOA和AOB的生理生态学差异导致的。氨浓度、pH、溶氧、温度等环境因素以及代谢途径等生理因素导致AOA和AOB的生态位分化。通过比较AOA和AOB在系统发育、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以及代谢途径等方面的差异,对好氧氨氧化微生物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以便深入了解它们在不同环境中对氮循环的相对贡献;同时对好氧氨氧化微生物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 >高校教改纵横
    • 高职生物制药技术拟企业化生产实训模式的构建

      2015, 42(12):2466-247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74

      摘要 (1301) HTML (287) PDF 4.28 M (17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因行业特殊性,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的生产实训很难在生产企业进行,为此尝试构建校内模拟生产的拟企业化生产实训模式,实现实训与生产的基本一致,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模式主要包括:组建具有生产管理和教学经验的教学团队;开发基于抗生素生产过程的“多粘菌素E生产实训”项目并编写相应的生产实训教材;组建高度仿真兼具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开放式实训基地;构建企业化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创建分级考核制度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

    • 慕课、微课在地方应用型高校“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中的

      2015, 42(12):2475-2481.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651

      摘要 (1334) HTML (307) PDF 465.81 K (16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慕课、微课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将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探索将慕课、微课引入到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发酵工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期将其作为“发酵工程”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形成一种兼顾课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新模式,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一年多的教学改革探索表明慕课、微课的课程教学改革得到了学生和同行教师的认可,确实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各项学习成绩,尤其是实践成绩的提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值得地方高校借鉴。

    • >生物实验室
    • 革兰氏阳性细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及优化

      2015, 42(12):2482-248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33

      摘要 (1754) HTML (510) PDF 822.74 K (40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因组DNA提取效率和质量对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起着关键的作用,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细胞壁较厚、难破裂使其基因组DNA提取的难度增大,本文旨在寻找一种高效稳定的DNA提取方法。【方法】以Clostridium thermocellum和Thermoanaerobacterium thermosaccharolyticum为实验菌株,使用6种DNA提取方法对C. thermocellum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对比其提取效果和产率。【结果】改良的SDS-碱裂解法提取得到的DNA浓度较高(400 mg/l左右),且平行样间浓度和纯度稳定。【结论】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基因组DNA提取提供参考。

    • A组轮状病毒可视化RT-LAMP方法的建立

      2015, 42(12):2487-249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08

      摘要 (1263) HTML (322) PDF 2.19 M (17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利用颜色判定的快速、简单、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即可视化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方法,并应用于人A组轮状病毒的基因检测。【方法】针对A组轮状病毒VP6基因的6个保守区域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在64 °C恒温条件下进行核酸扩增反应1 h,在扩增前加入染料钙黄绿素(Calcein)作为反应指示剂,以钙黄绿素的颜色变化作为结果判定标准。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同时利用RT-LAMP和RT-PCR两种方法对90份临床腹泻样本中的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结果】RT-LAMP方法特异性较高,灵敏度可以达到103 copies/μL RNA分子水平,比RT-PCR高出100倍。对临床标本的检出率与RT-PCR方法相当。【结论】建立的RT-LAMP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强,节省时间,结果可视化,具有野外检测和现场快速检测的潜力。

本期文章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