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 2010年第37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主编点评
    • 环境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基因型的影响

      2010, 37(12):1835-1835.

      摘要 (1839) HTML (0) PDF 293.73 K (25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主编点评文章
    • 不同生境中沼泽红假单胞菌基因型多样性分析

      2010, 37(12):1836-1842.

      摘要 (2157) HTML (0) PDF 1.24 M (30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R. palustris)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紫色非硫细菌, 代谢方式的多样性赋予了它们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从湖泊、池塘和河流的11个底泥样品中富集培养紫色非硫细菌, 利用基于pufM基因的PCR-DGGE技术鉴定为R. palustris, 再利用rep-PCR技术进行基因型指纹图谱分析。结果发现相近生境, 即湖泊中的菌株基因型相似度较高, >80%, 而差异越大的生境中菌株基因型指纹图谱差异也越大。这种基因型差异性分析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全面地了解不同环境中R. palustris基因型多样性, 也为进一步揭示其生态学意义和进化过程提供基础。

    • >回顾点评
    • 拮抗辣椒疫病菌的红树内生细菌

      2010, 37(12):1843-1843.

      摘要 (1748) HTML (0) PDF 293.21 K (19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工业微生物学
    • 产油微藻自养培养条件调控

      2010, 37(12):1721-1726.

      摘要 (1720) HTML (0) PDF 584.56 K (24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新兴生物燃料的生物柴油近年来发展迅速, 以微藻为代表的第二代生物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长远之计, 但如何提高其产量仍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以提高产油自养微藻生物量和油脂含量为目的, 在气升式光反应器中运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进行了条件优化试验。分别得出了氮原子浓度、通气速率、二氧化碳体积浓度和光照强度4个因素对小球藻C2生物量积累和油脂含量影响的显著回归方程和反应器优化培养条件。以生物量为指标的优化培养条件是: 氮原子浓度0.178 g/L, 通气速率5 L/min, 二氧化碳体积浓度3% (V/V), 光照强度6000 lx。该优化条件下, 生物量为2.11 g/L, 即生产速率为0.352 g/(L·d), 比测试实验中检测到的最高生物量[1.88 g/L, 即生产速率为0.313 g/(L·d)]提高了12.2%; 以油脂含量为指标的优化培养条件是: 进气速率0.400 L/min, 二氧化碳体积浓度1.94% (V/V), 得到油脂含量为22.4%, 比测试实验中检测到的最高油脂量(20.7%)提高7.7%。

    • >环境微生物学
    • Mucoromycotina sp. HS-3对苯胺蓝染料的降解

      2010, 37(12):1727-1733.

      摘要 (1966) HTML (0) PDF 720.22 K (29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静置开敞式培养法研究了碳源、氮源、盐度、金属离子对Mucoromycotina sp. HS-3菌降解苯胺蓝的影响。结果表明, 菌株脱色最适合条件为葡萄糖1 g/L, 硫酸铵0.6 g/L, Fe3+ 0.15 mmol/L, 盐度小于50 g/L, 在上述各培养条件下, 对浓度为100 mg/L不灭菌的苯胺蓝溶液静止培养5 d, 脱色率达95%以上。此外, 通过降解前后的苯胺蓝溶液对豇豆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毒性测试发现, 降解后的苯胺蓝溶液毒性明显降低。因此, 该菌对处理以苯胺蓝为主要成分的印染废水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 巢湖微囊藻产毒株的分离、保存及种属特异性鉴定

      2010, 37(12):1734-1739.

      摘要 (1679) HTML (0) PDF 1002.27 K (3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平板划线结合液体培养的方法从巢湖分离得到一个藻株, 命名为Chaohu-1。甲醇粗提该藻株所产生的藻毒素(MCs), 经固相萃取、HPLC检测, 证实该藻株产生毒性最强的Microcystin-LR。藻细胞呈绿色球状, 群体为无规则网状。全细胞PCR扩增藻蓝蛋白基因间隔序列(PC-IGS), 结果与GenBank中已有的铜绿微囊藻属序列相似性达99%。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分析结果, 表明我们首次从巢湖分离得到1个产毒的铜绿微囊藻藻株。同时我们摸索出该藻株冻存及复苏方法, 为藻株的长期保存及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 >基础微生物学
    • 酿酒酵母NAD(H)激酶Pos5p在细胞抵抗氧化胁迫中的作用

      2010, 37(12):1740-1746.

      摘要 (1890) HTML (0) PDF 915.67 K (31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酿酒酵母线粒体NAD(H)激酶Pos5p显示出重要功能, 其缺失将导致细胞抗氧化性能出现障碍。为了了解Pos5p的抗氧化作用机制及其与调节辅酶NAD(H)和NADP(H)之间的关系, 比较了在不同类型的氧化胁迫试剂作用下, 野生型BY4742、POS5基因缺失体pos5Δ及其回补体pos5Δ/POS5-YEp的生长表型, 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细胞内辅酶含量。结果表明, 在超氧生成试剂甲萘醌(VK3)、过氧化氢(H2O2)和GSH消耗试剂马来酸二乙酯(DEM)存在时, pos5Δ都表现出明显的生长缺陷, 而各抗氧化基因缺失体只在其相应胁迫下表现出生长缺陷。在正常生长条件下, pos5Δ的NADPH含量降低, pos5Δ/POS5-YEp则提高, 表明Pos5p对胞内NADPH的供应有重要作用。在VK3、H2O2和DEM胁迫下, BY4742、pos5Δ及pos5Δ/POS5-YEp的NADP(H)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pos5Δ的NADP(H)/NAD(H)比率下降最为严重, 而pos5Δ/POS5-YEp较pos5Δ有明显提高, 这与其氧化胁迫表型相一致。因此, 在细胞面临不同类型的氧化胁迫时, Pos5p都能有效行使其NAD(H)激酶活性, 补充NADP(H)的损耗, 从而对细胞起到抗氧化保护作用。

    • >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 2型猪链球菌中国强毒株05ZYH33 sao基因敲除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

      2010, 37(12):1747-1752.

      摘要 (2392) HTML (0) PDF 728.96 K (24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构建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 S. suis 2)中国强毒株05ZYH33的sao基因敲除突变株。构建中间为壮观霉素抗性基因, 两侧为sao编码基因上下游同源序列的基因敲除载体, 同源重组筛选sao基因敲除突变株。PCR、RT-PCR、Western Blot对疑似突变株进行验证, 实验结果均证实sao基因完全被spc抗性基因替代, 成功构建了突变株05ZYH33Δsao。对野生型菌株和突变株进行菌落溶血活性、生长特性、小鼠致病性比较, 结果表明sao基因的敲除并未使野生型菌株在以上三方面产生明显的变化。筛选获得的05ZYH33 sao基因突变株为进一步研究sao基因在05ZYH33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农业微生物学
    • YD4-6和NV11-4菌株抑菌活性及诱导水稻防御性相关酶活性变化

      2010, 37(12):1753-1759.

      摘要 (1634) HTML (0) PDF 1.29 M (2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麦田和蔬菜地土样中筛选到2株具有较高抗菌活性的生防菌株YD4-6和NV11-4, 测定了其抑菌活性和诱导水稻防御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YD4-6和NV11-4对水稻纹枯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两菌株均不产生几丁质酶活性, 但NV11-4能产生纤维素酶活性。针对其对水稻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差异及其特性, 研究了2个菌株诱导水稻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YD4-6和NV11-4菌株均可有效诱导水稻PPO、POD、PAL、SOD活性增强, MDA含量升高。接种水稻纹枯病菌和使用YD4-6和NV11-4菌株, 在使用48 h后, 水稻防御酶的活性增加并达到最高, 其中NV11-4菌株诱导活性比较持久; YD4-6使用后, 诱导水稻的MDA含量增幅较大。结果显示, 2个菌株均可有效的诱导水稻防御性酶活性增强和MDA含量增加。经16S rRNA鉴定后, 菌株Y4-6确定为蜡质芽孢杆菌, NV11-4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 Real-time PCR法检测日粮中添加小黑麦干酒糟对肉牛瘤胃Prevotella属菌数量的影响

      2010, 37(12):1760-1766.

      摘要 (2299) HTML (0) PDF 1.05 M (2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在肉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小黑麦干酒糟及其可溶物(TDDGS), 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在添加TDDGS后对3种瘤胃普雷沃菌(Prevotella ruminicola、Prevotella brevis和Prevotella bryantii)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TDDGS组(20%、25%和30% TDDGS)与对照组(CG)相比, 瘤胃中P. ruminicola和P. brevis菌数量均有升高, 且在20% TDDGS组的数量分别显著升高47倍(P < 0.05)和794倍(P < 0.05), 而P. bryantii菌数量却有所降低, 并且在20% TDDGS组的数量显著降低5倍(P < 0.05); 另一方面, TDDGS组间相比, 除了P. ruminicola菌数量在20%和30% TDDGS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其余TDDGS组间的3种菌数量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是在肉牛日粮中添加20% TDDGS对3种瘤胃普雷沃菌数量都产生了显著影响, 3种菌在TDDGS组间的数量变化差异不明显。

    • 生姜根际茎腐病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

      2010, 37(12):1767-1770.

      摘要 (1665) HTML (0) PDF 728.66 K (24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生姜根际土样分离获得的86个细菌分离物中, 通过离体拮抗试验, 筛选出2株对生姜茎腐病有良好拮抗效果的细菌, 编号分别为JF24和JF3。通过对它们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 初步确定, JF24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JF3为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JF24和JF3的16S rRNA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FJ999730和FJ999731。

    • >药物微生物学
    • 绿脓杆菌SecA ATPase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2010, 37(12):1771-1778.

      摘要 (1729) HTML (0) PDF 937.16 K (23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Sec途径(分泌途径, Secretion pathway)是蛋白质转运的主要途径。其中, SecA ATPase是蛋白质转运途径中的“动力泵”, 它通过ATP的水解循环驱使蛋白质前体穿过细菌内膜。SecA蛋白在细菌中是独有且不可缺少的。克隆和高效表达绿脓杆菌PasecAN75蛋白(绿脓杆菌SecA蛋白N端64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片段, 大小约75 kD)并优化其ATPase酶活测定体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为灵敏的SecA蛋白ATPase活性抑制剂的筛选模型。运用该模型从化合物库的3220个样品中筛选得到可抑制绿脓杆菌SecA ATP酶的活性阳性化合物4个, 从7196个微生物发酵液中得到66个阳性样品, 筛选阳性率为0.67% (以抑制率大于30%为筛选阳性标准)。而后通过已建立的细胞水平筛选模型对其抗菌活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样品和6个发酵液样品在酶水平和细胞水平对绿脓杆菌SecA ATPase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值得进一步研究。

    • 豆豉纤溶酶产生菌分离和鉴定

      2010, 37(12):1779-1785.

      摘要 (1764) HTML (0) PDF 613.87 K (25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全国各地收集豆豉样品, 采用不同的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 并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高效获得了13株形态差异较大的产纤溶酶菌株。通过传统方法、化学方法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这13株菌进行分类鉴定, 它们分属于芽孢杆菌属、链霉菌属、假单胞菌属以及节杆菌属, 包括9种细菌, 丰富了豆豉纤溶酶产生菌菌种资源。

    • >医学微生物学
    • 猪链球菌2型srtF基因敲除突变株的构建及其毒力

      2010, 37(12):1786-1792.

      摘要 (1831) HTML (0) PDF 1.28 M (30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方法构建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05ZYH33 srtF同源突变体。组合PCR、交叉酶切、RT-PCR结果均显示srtF突变体构建成功。突变株与强毒株的菌落形态、生长速率以及对小鼠的致病力均无显著性差异。小鼠竞争实验结果提示, 突变株在心脏的定殖及感染能力显著减弱。成功构建的srtF突变株为进一步研究srtF 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简报
    • 嗜水气单胞菌佐剂灭活苗免疫中华鳖抵抗嗜水气单胞菌的致死性感染

      2010, 37(12):1793-1797.

      摘要 (1828) HTML (0) PDF 546.58 K (2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建立中华鳖浸泡感染模型评价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油乳剂灭活疫苗对中华鳖的免疫保护效力。在主动免疫保护试验中, 疫苗免疫组中华鳖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 在使用10 × LD50的嗜水气单胞菌T3株进行浸泡攻毒后, 保护率为100% (10/10), 生理盐水对照组中华鳖的存活率仅为30% (3/10)。在被动免疫保护试验中, 疫苗腹腔免疫异育银鲫抗血清能80% (8/10)保护中华鳖抵抗10 × LD50的T3株的腹腔接种的攻击, 生理盐水对照组中华鳖的存活率为20% (2/10)。研究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佐剂油乳剂灭活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学原性, 可有效预防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中华鳖红底板和肠道败血症等疾病。

    • 沼泽红假单胞菌生物合成银纳米粒子及其抗菌作用

      2010, 37(12):1798-1804.

      摘要 (1714) HTML (0) PDF 1.32 M (32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 利用沼泽红假单胞菌合成银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可靠和环境友好的方法出现。主要利用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细胞滤液来还原银离子。制备的纳米粒子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透射电镜(TEM)进行表征。含有银粒子溶液的UV-vis光谱显示在420 nm?460 nm处出现银纳米粒子的吸收峰。TEM图像表明所形成的银纳米粒子的粒径范围为5 nm?20 nm。纳米粒子的XRD图谱证明产物为金属银。所制备的银纳米粒子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抑菌性试验。

    • 乳及乳制品中肺炎克雷伯氏菌PCR-DHPLC检测新技术的建立

      2010, 37(12):1805-1810.

      摘要 (2277) HTML (0) PDF 605.23 K (3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应用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建立乳品中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根据肺炎克雷伯氏菌16S?23S rRNA特异基因序列的特点设计特异性引物, PCR扩增的产物经DHPLC技术进行快速检测。以肺炎克雷伯氏菌等57株参考菌株做特异性试验; 将肺炎克雷伯氏菌菌株稀释成不同梯度, 做灵敏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 灵敏度较高, 检测低限可达到100 CFU/mL, 可以快速、准确检测肺炎克雷伯氏菌, 是乳及乳制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的新技术。

    • >专论与综述
    • 动物共生放线菌研究展望

      2010, 37(12):1811-1815.

      摘要 (1859) HTML (0) PDF 483.01 K (27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利用分子生态学技术已在多种动物肠道检测到放线菌的存在, 对这些动物特别是昆虫共生放线菌的研究已在新型放线菌资源中发现新型天然产物, 阐明了生物共生系统的进化, 并在控制虫媒传染病等方面显示出诱人前景。结合本实验室研究成果, 主要对陆生动物共生放线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介绍。

    • >高校教改纵横
    • 烟台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2010, 37(12):1816-1819.

      摘要 (2489) HTML (0) PDF 446.72 K (32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产实习是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生产实习中存在着企业难寻、经费不足及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等问题。对本专业的生产实习进行改革, 通过计算机仿真、工厂实习和校内实习工厂建设等有效途径, 强化了实习效果, 切实提高了烟台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 >生物实验室
    •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的系统误差分析

      2010, 37(12):1820-1824.

      摘要 (1834) HTML (0) PDF 549.60 K (36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T-RFLP技术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分析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与其它多样性分析技术相比, 具有一些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T-RFLP技术操作流程将对结果产生系统误差的程度鲜有报道。实验以紫茎泽兰入侵过程中4种土样中的nifH基因多样性分析为例, 进行了只改变T-RFLP操作流程中一个步骤的3次重复分析, 结果表明: 限制性内切酶种类对T-RFLP分析结果的可重复性影响最大, PCR次之, 而毛细管电泳对结果的可重复性几乎没有影响。

    • 实时荧光定量PCR中内参基因的选择

      2010, 37(12):1825-1829.

      摘要 (17751) HTML (0) PDF 791.56 K (277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分析基因表达谱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对数据进行校正是得到可信数据的关键。以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为研究对象,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评价了5种常用内参基因ldh、recA、rpoB、gapdh和16S rRNA的表达稳定性, 通过geNorm和NormFinder程序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表明5个候选内参基因在菌株不同的发酵时间点表达相对都较为稳定, 结合两种分析得到其中最为稳定的基因是ldh, 适合于用作后续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中的内参基因。

    • 野生鸡枞菌种长期保存方法比较

      2010, 37(12):1830-1834.

      摘要 (2879) HTML (0) PDF 486.68 K (7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野生鸡枞菌种质资源的有效保存是对野生鸡枞加以保护和利用的前提。以自行分离的5个野生鸡枞菌株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蒸馏水保藏法和?80°C冻结保藏法对野生鸡枞菌种长期保存的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 蒸馏水法分别保存于室温和4°C, ?80°C冻结保藏同时采用程控降温法和泡沫盒降温法, 保存20个月后对4种不同方法保存的5个菌株的保存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蒸馏水室温保存法菌种存活率为100%, 萌发期较短, 为4?10 d, 是一种简便、实用、有效而成本低廉的长期保存方法; ?80°C冻结保藏法的存活率为56%?76%, 萌发期7?16 d, 泡沫盒降温法可以很好地控制降温速度, 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控温方法。

本期文章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