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 2009年第36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主编点评
    • 猪一般型生殖道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2009, 36(5):0780-0780.

      摘要 (1364) HTML (0) PDF 134.07 K (18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主编点评文章
    • 猪一般型生殖道放线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2009, 36(5):0781-0788.

      摘要 (2202) HTML (0) PDF 538.80 K (24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7年4月, 从患有化脓性肺炎、化脓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的8周龄病死仔猪内脏器官中分离到一株细菌, 对其进行了种属关系鉴定、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等研究。首先从表型特征和生化特性方面进行鉴定, 然后应用分子技术对其16S rDNA进行测序分析, 最后进行了动物实验和药物敏感性实验。该细菌表型特征和生化特性表明其与生殖道放线杆菌(A. hyovaginalis)非常相似; 对16S rDNA测序结果分析发现其与A. hyovaginalis III群菌株同源性高达99.2%, 系统进化分析也表明分离株与A. hyovaginalis III群菌株亲缘关系最近; 对小白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对红 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等药物高度敏感。因此, 证实分离菌株为有致病性的A. hyovaginalis III型。

    • >环境微生物学
    • 三株丝状真菌分解樟子松凋落物酶活性

      2009, 36(5):0635-0639.

      摘要 (1874) HTML (0) PDF 401.84 K (2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研究以在樟子松凋落物层中高频出现的3株丝状真菌Alternaria sp.、Penicillium sp.和Pestalotiopsis sp.为供试菌株, 以樟子松新鲜落叶为作用底物, 通过发酵纯培养的方法, 测定了底物有机物质质量损失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漆酶(Laccase)、锰过氧化物酶(MnP)、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酶(FPA)酶活性变化, 并验证了酶活性与底物降解的关系。结果表明, Alternaria sp. 引起底物总有机物质质量损失最大, 且产生的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活性都较高; Penicillium sp. 产生的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3株丝状真菌同属于真菌功能群中的木质纤维素分解者。

    •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TJ-3的絮凝特性分析

      2009, 36(5):0640-0643.

      摘要 (1916) HTML (0) PDF 448.22 K (31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TJ-3, 经生理生化试验检测其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短杆状, 16S rDNA测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曲线表明, TJ-3的生长稳定期较长, 所产微生物絮凝剂(MBF)的稳定性良好。TJ-3产MBF对高岭土悬液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最佳条件下的絮凝率为98.2%。絮凝活性分布实验结果表明, TJ-3所产MBF的活性物质大部分存在于离心后的沉淀物中。处理100 mL高岭土悬液, pH值8.5、1%(质量分数)CaCl2溶液投加量3.5 mL、菌液投加量1.5 mL时, 絮凝效果最佳。

    • 耐盐偶氮染料脱色菌株GYW的筛选及特性

      2009, 36(5):0644-0651.

      摘要 (2159) HTML (0) PDF 501.09 K (26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某印染厂排水沟的底泥中分离筛选到1株对偶氮染料具有脱色能力的耐盐菌株GYW, 经16S rDNA序列分析, 鉴定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中度耐盐菌。实验结果表明, 菌株GYW可以耐受10%以上的高盐度, 对酸性大红GR和其它偶氮染料具有广谱的脱色能力, 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脱色能力最强。对酸性大红GR的最佳脱色条件为:温度30°C, pH 7.5, LB培养基。氯离子对酸性大红GR脱色的抑制作用较强, 硫酸盐对脱色影响不大, 添加甜菜碱可提高染料的脱色速率, 最佳添加量为200 mg/L。

    • 脱氮硫杆菌特异引物/探针的设计和评价

      2009, 36(5):0652-0657.

      摘要 (2142) HTML (0) PDF 393.31 K (3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16S rRNA基因V3可变区中发现一条27 bp的特异序列, 以该序列为反向引物, 对高效同步脱硫反硝化系统污泥DNA进行了温度梯度PCR扩增和基因文库构建, 结果证实了该引物的高度专一性。应用该探针在去离子甲酰胺和NaCl的浓度分别为35%和100 mmol/L, 杂交/洗脱温度为48°C条件下对污泥样品杂交得到较好的阳性结果, 软件分析表明脱氮硫杆菌在污泥中约占15%。脱氮硫杆菌专一性引物/探针的提出, 将为不同生态环境中该种微生物的时空分布、结构动态以及实时定量等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工具。

    • >基础微生物学
    • 利用定点突变分析海藻糖合酶的功能

      2009, 36(5):0658-0665.

      摘要 (2085) HTML (0) PDF 805.02 K (26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们通过对来自红色亚栖热菌(Meiothermus ruber) CBS-01中的海藻糖合酶(Trehalose synthase)序列比对及三维模型构建, 我们构建了D200G/H165R, R227C, R392A三个定点突变体, 检测其对麦芽糖及海藻糖的转化能力。结果发现: 在50°C时, D200G/H165R、R392A基本失去其原有活性, 而R227C产生海藻糖的能力降低。37°C时, D200G/H165R失去转化能力, 而R392A及R227C保有部分能力。因此我们推测, R392位点可能是维持酶的结构及热稳定性的关键位点, 而D200位点在反应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 >农业微生物学
    • 牛筋草离孺孢生物学特性及代谢产物活性测定

      2009, 36(5):0666-0671.

      摘要 (2200) HTML (0) PDF 386.04 K (3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牛筋草离孺孢属(Bipolaris sorokiniana)NJ-08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代谢产物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此菌株的菌丝体生长速度慢, 但产孢量大, 致病性强。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25°C, 致死温度是55°C/10 min, 最适pH值为8, 碳源以葡萄糖最佳, 供试氮源则不利于菌丝体生长。产生分生孢子最适温度25°C, 最适pH值为8, 碳源以葡萄糖最好, 氮源以硝酸钠产孢量最高。分生孢子萌发温度在20°C~35°C之间没有差异, 适宜pH值为5~7, 碳源以D-木糖的孢子萌发率最高, 氮源以蛋白胨的孢子萌发率最高, 不同处理间存在明显差异。NJ-08菌株产生的代谢产物作用于牛筋草, 可使叶片黄化或枯死, 代谢产物对指示植物及杂草如柱花草、地桃花、猪屎豆和辣椒的胚根胚芽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抑制率均超过了90%, 显示出很好的除草活性。

    • 高效氯氰菊酯降解菌株HG-P-01的培养基筛选及优化

      2009, 36(5):0672-0677.

      摘要 (1990) HTML (0) PDF 492.33 K (22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比较查彼氏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理查德培养基、燕麦片培养基和玉米粉液体培养基等5种培养基对高效氯氰菊酯降解菌株Fusarium sp. HG-P-01生长的影响, 确定了查彼氏培养基是菌丝生长最适宜的培养基。采用中心组分旋转设计技术, 优化了查彼氏培养基中C、N、P的组成, 以降解率为衡量指标, 最佳配方包括C为20.94 g/L、N为1.82 g/L、P为1.66 g/L, 处理后24 h对50 mg/L高效氯氰菊酯期望降解率96.34%, HPLC法测定实际降解率为93.78%, 对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率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一致。

    • 应用RAPD分析技术研究生姜青枯病的土壤防治

      2009, 36(5):0678-0683.

      摘要 (1749) HTML (0) PDF 490.85 K (24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RAPD)研究生姜连作地、施加有机肥后的生姜连作地及新开地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生姜青枯病的关系, 结果发现, 连作地的青枯病发病率为100%, 新开地没有发病, 而施加有机肥的连作地生姜青枯病发病率降至37%。发现施加有机肥连作地的真菌、放线菌数量增加, 平板上不同菌落形态的真菌、细菌、放线菌增加明显。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等均显著增加。随机扩增条带出现连作地的条带丰富度较少、新开地的条带最多、施加有机肥连作地的RAPD条带明显多于连作地, 接近新开地, 并出现了一些连作地没有的特异条带。结果表明, 施加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食品微生物学
    • 冷冻干燥对乳酸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2009, 36(5):0684-0688.

      摘要 (2366) HTML (0) PDF 462.24 K (35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细胞膜通透性变化的研究是认识冷冻干燥过程对乳酸菌损伤机理的途径之一。用荧光探针检测冻干过程前后细胞内H+和Ca2+浓度的变化, 可以精确的表征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利用荧光探针BCECF-AM和Fluo3-AM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在冻干前后的细胞膜通透性进行研究, 并对比菌种在冻干过程中的活力损失, 发现细胞膜在冻干前后通透性有显著增加, 并与活力的损失成反相关关系。说明在冻干过程中细胞受到了生理性损伤, 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能是导致乳酸菌在冻干过程中致死和失活的原因之一。

    • 广谱高效抑菌物质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2009, 36(5):0689-0693.

      摘要 (1939) HTML (0) PDF 403.73 K (35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实验从营养丰富的土壤中经初筛分离到60株具有抑菌活性的细菌, 在此基础上通过琼脂打孔扩散法进行复筛, 获得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菌株, 经理化指标及16S rDNA序列测定和同源分析鉴定为侧孢短芽孢杆菌, 命名为S62-9.

    • >兽医微生物学
    • 体外法添加苹果酸与饱和脂肪酸对瘤胃功能菌群数量的影响

      2009, 36(5):0694-0699.

      摘要 (1745) HTML (0) PDF 298.07 K (22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试验在添加饱和脂肪酸即硬脂酸(Stearic acid, SA)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的苹果酸(Malic acid, MA), 采用体外法对瘤胃微生物进行培养, 通过实时定量(Real-time)PCR方法检测在添加脂肪酸和苹果酸后, 对瘤胃功能微生物如纤毛虫、产甲烷菌, 纤维分解细菌、氢化细菌以及脂肪分解菌的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硬脂酸后对脂解厌氧弧杆菌(Anaerovibrio lipolytica) 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数量产生了显著影响, 脂解厌氧弧杆菌数量减少了95.8%(P<0.001), 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数量增加了52.5%(P<0.05)。添加苹果酸后, 添加5 mmol/L MA处理组的脂解厌氧弧杆菌数量减少了91.2%(P<0.001), 添加10 mmol/L MA处理组, 减少了94.8% (P<0.001), 而MA10组比MA5组的该菌数量减少了41.3%(P<0.05)。本研究结论是硬脂酸和苹果酸分别对瘤胃部分微生物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二者对瘤胃微生物的互作影响并不显著。

    • >微生物育种
    • 柔红霉素产生菌SIPI-DM中dnmV的基因置换

      2009, 36(5):0700-0704.

      摘要 (1983) HTML (0) PDF 504.16 K (27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dnmV基因编码柔红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TDP-柔红糖胺C4酮基还原酶。阻断基因组上的dnmV基因并导入源于阿维菌素生物合成途径的aveBIV基因可构建得到表柔红霉素工程菌。本文从高产的柔红霉素产生菌SIPI-DM中分别扩增dnmV基因两侧同源交换臂, 并在两侧交换臂中插入aveBIV基因构建用于置换dnmV基因的同源双交换重组质粒。经筛选及验证得到aveBIV基因直接置换dnmV基因的表柔红霉素工程菌, 且该工程菌基因组上不引入抗性基因, 有利于进一步的基因改造。

    • 一株非谷氨酸依赖型聚γ-谷氨酸高产菌株的鉴定与诱变育种

      2009, 36(5):0705-0710.

      摘要 (2008) HTML (0) PDF 510.18 K (2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发酵制品中分离到一株不依赖谷氨酸作为发酵底物的高产菌株PGA-N, 通过形态、生理生化试验和遗传学研究, 确定PGA-N为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根据该菌株的产生环境, 设计了无L-谷氨酸发酵基础培养基, 并对该培养基进行了碳氮源优化和菌种诱变筛选。PGA-N经过亚硝基胍和紫外线诱变筛选后得一突变株——PGA-N-C10, 其γ-PGA的产量提高到8.82 g/L。实验还考察了搅拌转速与细胞生物量、γ-PGA产量以及γ-PGA分子量之间的关系, 在搅拌速度为400 r/min时, γ-PGA产率可高达11.00 g/L。

    • >药物微生物学
    • 假丝酵母YQ5产S-腺苷甲硫氨酸的发酵培养基优化

      2009, 36(5):0711-0715.

      摘要 (1954) HTML (0) PDF 380.03 K (2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假丝酵母(Candida sp.)突变菌株YQ5摇瓶发酵产生S-腺苷甲硫氨酸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 发酵最适pH值为6.0, 最佳碳源为 8%蔗糖, 最佳氮源为1.5%胰蛋白胨, 酵母粉最适浓度为2%, MgSO4·7H2O、CaCl2、FeSO4·7H2O、CoCl2、CuSO4·5H2O、H3BO3等作为无机离子对胞内S-腺苷甲硫氨酸的积累均有促进作用。利 用正交实验获得了最终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在最适条件下发酵48 h, S-腺苷甲硫氨酸含量可达1740.0 mg/L。

    • >医学微生物学
    • 双歧杆菌的粘附特性及其对肠道致病菌的体外拮抗作用

      2009, 36(5):0716-0721.

      摘要 (1954) HTML (0) PDF 312.81 K (24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 从实验室现有的20株不同生境来源的双歧杆菌中筛选具有较强粘附能力的菌株, 并通过混合培养和牛津杯方法, 研究了具有粘附特性的双歧杆菌对肠道致病菌的体外拮抗作用。结果显示, 长寿老人源菌株A03和I06的粘附能力最强, 其菌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性, 但是菌体及中和后的发酵液均没有抑菌性, 说明受试菌主要通过其代谢产物中的有机酸来发挥其抑菌性能; 此外, 通过分析比较受试菌和肠道致病菌分别与Caco-2细胞粘附后释放的乳酸脱氢酶量, 证实双歧杆菌与致病菌对细胞的作用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双歧杆菌的粘附能减缓致病菌对细胞所造成的损害。

    • 登革病毒2型全长cDNA感染性转录体的构建和鉴定

      2009, 36(5):0722-0727.

      摘要 (1666) HTML (0) PDF 672.22 K (25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构建登革病毒感染性克隆, 针对登革病毒2型基因组全长cDNA的体外转录方法及感染性转录体进行研究。采用长链RT-PCR技术, 扩增DEN2 NGC株全长基因组cDNA, 以之为模板, 用SP6 RNA聚合酶系统制备体外转录RNA转录体, 分别经乳鼠脑内接种及电穿孔转染BHK-21细胞, 观察其感染效应。并从受染鼠脑和病变细胞中提取总RNA, 进行RT-PCR扩增、克隆测序以及电镜观察。结果发现, 从感染鼠脑和细胞中经RT-PCR均可扩增出病毒特异的基因片段, 大小与预期一致; 并从乳鼠脑组织和BHK-21细胞中观察到恢复病毒颗粒。上述结果表明本文成功构建的DEN2 NGC株病毒全长cDNA的体外转录体具有感染性, 乳鼠脑内接种途径与电穿孔转染细胞一样可成为体外转录体感染宿主细胞、获得恢复病毒的方法。

    • HIV相关性口腔念珠菌RAPD多态性分析

      2009, 36(5):0728-0734.

      摘要 (2000) HTML (0) PDF 701.09 K (27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RAPD技术对60株分离自HIV感染者口腔的念珠菌进行分析, 其中P2随机引物扩增条带数量0~5条, 大小300 bp~2 kb, 白色念珠菌以300 bp、400 bp和600 bp 3个主条带为主, 非白色念珠菌也存在类似条带。采用SPSS13.0聚类分析, 分为5个基因群, 14个基因型, 白色念珠菌主要为B群。其中P385和P403对5-氟孢嘧啶耐药, 聚为C1基因型(欧氏距离平方为0.115), P321和P522对两性霉素B耐药, 聚为D1基因型(欧氏距离平方为0.221)。表明HIV感染者口腔来源的念珠菌存在丰富的基因多态性, RAPD技术对于白色念珠菌的基因型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念珠菌不同种间具有相对特征性的条带, 同种不同株间存在相似的条带特征; 某些条带特征可能与念珠菌的耐药性相关。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肺上皮细胞一氧化氮的产生及其作用

      2009, 36(5):0735-0740.

      摘要 (1569) HTML (0) PDF 518.13 K (25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人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后, 一氧化氮(NO)的水平变化及其在RSV感染中的氧化损伤和抗病毒作用。RSV以不同时间感染A549细胞, 并给予NO合成的抑制剂氨基胍(AG)处理。收集细胞培养上清, 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NO和丙二醛(MDA)含量, 化学法检测羟自由基(OH·)与超氧阴离子(O2.—)水平, 空斑形成试验测定病毒复制滴度(PFU)。结果显示在RSV感染4 h后即上调NO、OH·、O2.—和MDA的表达水平。当RSV感染中给予AG处理以抑制iNOS合成NO时, 则降低OH·、O2.—和MDA含量, 但病毒PFU升高。各指标的变化与相应时间点的感染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RSV感染肺上皮细胞诱导生成的NO与细胞内自由基水平升高和加重细胞的自由基损伤程度有关; 但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病毒的增殖水平。

    • >专论与综述
    • 核糖体rDNA序列分析在丛枝菌根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2009, 36(5):0741-0746.

      摘要 (1881) HTML (0) PDF 339.26 K (29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类古老、专性活体营养的共生菌物, 尚未获得纯培养,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AMF的深入研究。以DNA分析技术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增加了AMF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rDNA序列的同源性和变化性可更真实地反映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及进化地位,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AMF分类、鉴定、遗传、生态及物种多样性等研究中。本文简要综述了rDNA序列分析技术在AMF系统发育、分子检测及群落结构特征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新型微生物脂肪酶资源开发

      2009, 36(5):0747-0752.

      摘要 (2223) HTML (0) PDF 327.70 K (40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生物脂肪酶是一类重要的工业生物催化剂, 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诸多领域。筛选、挖掘和开发出具有新型催化活性或高稳定性的微生物脂肪酶一直是脂肪酶研究的重点。本文从极端微生物、宏基因组技术、基因组数据库挖掘、定向进化技术、固定化技术和化学修饰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当前新型脂肪酶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 >高校教改纵横
    • 改革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009, 36(5):0753-0757.

      摘要 (1628) HTML (0) PDF 267.49 K (15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要求与培养目标, 围绕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中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考核方法进行了探索, 构建了适合于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该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思维、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显示出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 深化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

      2009, 36(5):0758-0761.

      摘要 (2322) HTML (0) PDF 239.33 K (2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师院校发酵工程实验教学必须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实施,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因此,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应从课程内容入手,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方式和评价体系, 以达到培养高师学生科研能力、工作态度、创新能力和从教能力的目的。

    • 公选课“微生物与人类”的教学实践

      2009, 36(5):0762-0764.

      摘要 (1548) HTML (0) PDF 213.94 K (24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独立学院微生物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2009, 36(5):0765-0767.

      摘要 (1774) HTML (0) PDF 211.43 K (2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针对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与学生自身特点, 结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实际情况, 介绍了独立学院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举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比较式教学、归纳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实践证明: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教学方式,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生物实验室
    • 堆肥宏基因组柯斯质粒文库的构建和DNA提取技术的改进

      2009, 36(5):0768-0772.

      摘要 (2077) HTML (0) PDF 432.56 K (25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堆肥环境中高浓度腐殖酸的存在阻碍了对这个环境中的未培养微生物的宏基因组研究。我们提出了一个确实可行的提取堆肥环境DNA的方法, 这个方法通过使用Sephadex G200+酸洗PVPP层析柱与电洗脱两步纯化的方法成功地纯化堆肥环境来源的DNA, 用这个DNA成功构建了一个包含约10万个克隆的柯斯质粒文库。从这个文库中筛选到一个新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针对文库低的阳性筛选率问题, 利用分子技术研究了不同的分离速度对提取到的总DNA中真核生物DNA量的影响, 以减少文库中真核生物DNA的污染。

    • NADH荧光法快速检测细菌总数

      2009, 36(5):0773-0779.

      摘要 (2303) HTML (0) PDF 561.58 K (49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细菌胞内NADH的荧光特性及其在胞内含量稳定的特性,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细菌总数的新方法。该荧光法的NADH检测限为1 nmol/L, NADH含量在10 nmol/L~0.2 mmol/L间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2 =0.9905)。经离心获得菌体细胞, 热Tris-HCl法提取胞内NADH, 以 342 nm为激发波长, 461 nm为发射波长测定提取液荧光强度, 1 h内可检测到样品1×104 CFU/mL菌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灵敏、简便、重复性好, 可适用于食品卫生与安全、环境检测等领域活细菌数量的定量检测。

本期文章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