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真菌和胞囊线虫对大豆根内酶活性的影响*
  
中文关键词:聚生球囊霉Glomusfasiculatum  大豆胞囊线虫(SCN)  POD  PAL  β-1  3葡聚糖酶  几丁质酶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李海燕1  5 刘润进2 李艳杰3 束怀瑞4 李玉5**
1.吉林农业大学 生物技术学院 2.莱阳农学院 菌根生物技术研究室 3.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园林管理处 4.山东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 5.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
摘要点击次数: 1375
全文下载次数: 549
中文摘要:
      将‘鲁豆4号’大豆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聚生球囊霉Glomus fasiculatum和大豆胞囊线虫(SCN)Heterodera glycines 4号生理小种后, 定期测定大豆根系中AM真菌及线虫侵染速率、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接种AM真菌大豆根系中4种酶活性高于对照水平; 先接种AM真菌后接种SCN处理根系中POD、PAL及几丁质酶的活性高于只接种SCN的处理,并且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均早于或相当于后者。另外,PAL及几丁质酶活性出现高峰时期也正是AM真菌侵染率迅速升高及线虫侵染速率快速下降期。因此,AM真菌先激活了大豆的防御反应,然后使其对SCN的侵染产生快速反应,PAL及几丁质酶在AM真菌诱导的抗、耐线虫病害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先接种AM真菌后接种SCN处理大豆根系中,β-1,3葡聚糖酶活性低于只接种AM真菌的处理。作者认为本试验条件下,该酶在大豆抗SCN病害中的作用表现不明显。
英文摘要:
      
李海燕 刘润进 李艳杰 束怀瑞 李玉. AM真菌和胞囊线虫对大豆根内酶活性的影响*[J]. 菌物学报, 2003, 22(4):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