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第13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巴西固氮螺菌Yu62draTG基因及其下游区域的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

      1997, 13(3).

      摘要 (1055) HTML (0) PDF 0.00 Byte (14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Azospirillum brasilense sp74. 0kb draTG片段为探针。自A.Brasilense Yu62的基因文库中克隆了约8kb的draTG同源片段。通过对该片段的Southern杂交分析发现Abrasilense Yu62的draTG基因定位在3.0kb EcoRI-Kpn I片段上,其上游与nifH基因相邻。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含有完整的draTG,这两个基因下游还有两个开放阅读框架(ORF3和ORF4,其中ORF4是不完整的),draTG及下游的ORF3推测以一个操纵元的方式转录;在draG及ORF3的上游区域均发现。54依赖型启动子的特征序列(DPE及UAS).推测它们与draT共转录外,还有可能单独转录。同源比较的结果表明Azospirillum的DraTG是非常保守的.它们在菌株及种间的差异都很小;紧接着drag的ORF3除与A lipoferumRhodospirillum rubrum相应位置的ORF同源外,还与Azotobacter vinelandii的ORFl4同源;ORF3下游的ORF4与大肠杆菌的yafj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

    • 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

      1997, 13(3).

      摘要 (5074) HTML (0) PDF 0.00 Byte (28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质粒pLS9含有1.5kb的编码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经限制酶切后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的35S启动子和PolyA终止子之间。经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获得90多株抗卡那霉素再生植株。经PCR检测证明60%以上再生植株含有BADH基因。转基因植株经Western blot,BADH酶活性测定,BADH酶活性特异性染色法检查和耐盐性分析,证明菠菜BADH基因在烟草正常表达。在叶绿体和胞液中均有BADH酶存在。转基因植株能耐较高浓度盐。

    • 曲霉与木霉属间融合重组单倍体ATH-1376的动力学杂种优势

      1997, 13(3).

      摘要 (1237) HTML (0) PDF 0.00 Byte (12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比较研究了重组单倍体ATH-1376与其双亲本Aspergillus niger AMS11,Tri-choderona reesei QM9414在菌丝生长、纤维素酶系合成和发酵原液协同降解滤纸纤维素积累还原糖等方面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重组体的菌丝比生长速率与纤维素酶系合成速率均具有显著的超双亲优势.且重组体中这两种速率负相关的程度要比双亲本中的情形弱得多。双亲本在几个不同组合方式下的发酵原滤液降解滤纸纤维素积累还原糖的生成量差异较大.混合制曲的效果居于双亲本独立发酵的效果之间,远未达到双亲的理论加和值.反映出物种间菌体生长的拮抗作用。而二次制曲的效果则最佳.其中又以双亲本发酵滤液按相同比较混合(1:1)后的处理还原糖生成量最大。重组体则具备了极显著的杂种优势.在所试验的不同酶解时间内,它所积累还原糖量可达到双亲本在相应最佳处理情形下最大产量的1.19~2.26倍。显示出所构建的这两属远缘杂种优势工程菌株具有克服常规混合制曲或二次制曲生产局限性的潜力。

    • 固定化细胞的混合糖连续发酵动力学模型

      1997, 13(3).

      摘要 (1501) HTML (0) PDF 0.00 Byte (15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固定化啤酒酵母和固定化毕赤酵母在两个串联的固定床内连续发酵由葡萄糖和木糖组成的混合糖制取酒精的过程,建立了连续发酵的非结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以带抑制项的米氏动力学方程为酶动力学基础,考虑了抑制物抑制、底物抑制、轴向弥散及膜传质等因素。成功地引入了一个综合考虑颗粒相内外传质的总有效因子简化模型的计算,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仿真结果。

    • 三相流化床中固定化米根霉萃取发酵生产L-乳酸

      1997, 13(3).

      摘要 (1268) HTML (0) PDF 0.00 Byte (1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TRPO/磺化煤油为萃取剂,在2L三相流床反应器中进行了固定化米根霉原位萃取和异位萃取发酵生产L-乳酸的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的pH值能被控制在3.5左右.产酸速率高达每小时.每1L固定化颗粒产生11gL-乳酸。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用以描述萃取发酵中L-乳酸的积累及在各相的分配情况。模型计算曲线与实验值符合良好。

    • 杀虫药剂抗性家蝇品系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特征分析

      1997, 13(3).

      摘要 (1402) HTML (0) PDF 0.00 Byte (1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剂的作用靶标,这两大类杀虫药剂的广泛应用导致了昆虫对抗性的选择。靶标的修饰是某些昆虫产生抗性的分于机理,这种抗性是和AChE的变更型相关的,这些变更型的酶显示出对杀虫药剂的不被感性。利用RT-PCR和Streptavidin偶联磁珠技术从两种抗性家蝇(Musca domestica)品系D3和Kash中分别分离了AChE基因并测定了其按苷酸颅序。eDNA的可读框长2082bp.由此推导出了AChE的氨基酸顺序,通过与敏感家蝇品系Cooper的比较,发现了一些核苷酸顺序差异和4个氨基酸点突变,其中3个替代可能与杀虫药剂不敏感性有关。这一结果表明D3和Kash均属于CH2抗性类型。

    • 人甲状旁腺激素的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997, 13(3).

      摘要 (1438) HTML (0) PDF 0.00 Byte (12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甲状旁腺激素(Hon,an parathyroid hormone hPTH)是8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从人甲状旁腺肿瘤组织分离纯化总RNA.其mRNA逆转录得cDNA,以cDNA为模板,PCR扩增得hPTH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BV220上,转化大肠杆菌DH5n细胞,获得了表达。细胞抽提液1000倍稀释后hPTH的放免活性265,77ng/dl,为对照的480倍。表达产物粗分离后经Resource-s阳离子柱进行了分离.对活性峰进行了MALDI质谱分析及HPLCC18反相柱分析。

    • 丁酸钠对CHO—EPO工程细胞株rhEP0表达量的影响

      1997, 13(3).

      摘要 (1222) HTML (0) PDF 0.00 Byte (2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稳定整合有pEnEPo的cHO-EPO工程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在无血清条件下,系统观察了0.5、1.0、2.5和5.0mm01/L 4个浓度的丁酸钠作用于该细胞株的情况,结果表明:丁酸钠对cH旺EPO工程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影响cHDEPO工程细胞Epo表达,浓度1.0ml'TtOl/j L可提高Epo表达量2.5倍左右,并可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问;延缓cHDEP0工程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时的细胞脱落;提高cHoEPO工程细胞EFOmRFJA水平。

    • 高效诱导甜菜再生植株的研究

      1997, 13(3).

      摘要 (1163) HTML (0) PDF 0.00 Byte (1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 L.)4倍体品系405叶柄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成功地建立了一套高频率诱导再生芽的程序。外植体取自生长在改良MS(MSB)附加BA和NAA或者单加BA的培养基中。经过30d以上预培养后的幼苗叶柄,在MS附加BA 1.0mg/L或NAA0.3mg/L,Bal.0mg/L培养基上直接诱导再生芽,并发育成苗.诱导频率最高可达51.3%。在1/2MS(MS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附加NAA0.5~1.0mg/L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这一程序为甜菜扩大繁殖和遗传转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试验系统。

    • 出芽短梗霉菌株CBS591.75和DSM2404发酵生产聚苹果酸的研究

      1997, 13(3).

      摘要 (1291) HTML (0) PDF 0.00 Byte (18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出芽短梗霉蕾株CBS591.75和DSM2404在2L发酵罐中发酵生产聚苹果酸的过程。并以CBS591.75为菌种进行了20L规模的初步放大试验。结果表明,发酵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接种开始。到发酵液的pH上升到最高点并开始下降为止.这一阶段中细胞缓慢增长,没有聚苹果酸产生;第二阶段以pH迅速下降和聚苹果酸大量产生为特征。这一阶段中聚苹果酸的产生与细胞增长相平行;在第三阶段中,聚苹果酸产生速度减慢.pH趋于稳定。试验结果还表明。菌株CBS591.75产生聚苹果酸的能力大于DSM2404,发酵结束时,前者聚苹果酸的产量为6.9g/L,而后者为5.4g/L。CBS591.75菌种在20L规模的初步放大试验表明,发酵144h后发酵液中聚苹果酸浓度为8.Og/L,稍高于2L发酵罐的结果,为今后的放大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 黄连细胞培养物中小檗碱的分离与鉴定

      1997, 13(3).

      摘要 (1405) HTML (0) PDF 0.00 Byte (16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黄连幼叶切块,接种在含1.0~2.0mg/L 2,4-D和0.1mg/LKT的6.7-v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选择较松散的愈伤组织转入液体悬浮培养,获得游离细胞和细胞聚集体。通过平板培养和细胞株的筛选.选择小檗碱含量较高的细胞株。经35次转代培养后,进行固体、液体培养。收集悬浮培养细胞进行化学提取和分离,获得黄色晶体,经TLc、UV、IR、MS鉴定分析为小檗碱,与天然植物提取分离的小檗碱具有相同的生理活性。

    • 在无溶剂系统中固定化脂肪酶合成聚乙二醇400月桂酸酯

      1997, 13(3).

      摘要 (1549) HTML (0) PDF 0.00 Byte (16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无溶荆反应系统中,研究了固定化假丝酵母(Candida sp)-1619脂肪酶催化合成聚乙二醇400(PEG400)月桂酸酯的酯化条件。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脱水和使月桂酸的量高于化学计量值的方法,使酯化率明显提高。分批补加PEG400使产量进一步增加。在5.0mmol月桂酸.2.5mmolPEG400,20mg同定化脂肪酶(200u),O.2ml水组成的反应体系中,40℃,锥形瓶敞口振荡反应48h。醑化率达91%;在负压条件下反应.酯化率达98.9%;反应体系中月桂酸的董增加到6.0mmol时,PEG400完全被酯化。用己烷提取产物的收率为95%.通过薄层色谱鉴定酯化产物为双酯。

    • MM工程菌的大规模发酵培养工艺研究

      1997, 13(3).

      摘要 (1754) HTML (0) PDF 0.00 Byte (17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先在50L发酵罐上研究了MM工程菌的发酵培养工艺。确定了接种量4%,搅拌转速300~500r/min,pH7,2和糖补加速率0.066 g.(L·mjn)-1等参数,活菌数可达每毫升211亿。以氧传递系数为放大准则可成功地将该工艺在200L倒产发酵罐上再现,说明该工艺具有可放大性。

    • 真养产碱杆菌聚羟基烷酸合成酶基因在欧文氏菌中的表达

      1997, 13(3).

      摘要 (1263) HTML (0) PDF 0.00 Byte (13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含有真养产碱杆菌(Alcaligenes eutrophus)合成聚羟基烷酸(PHA)基因(phaCA3)的质粒pTZl8U—PHB改造成为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质粒pJMCl.并以电击法将pJMCl引入利用碳源广泛的胡罗卜软腐欧文氏茵(Erwinia carotovora)非致病菌系(Eccl3B)中,phaCAB可获得高效表达,膨大的转基因菌[Eccl3B(pJMCl)]细胞内几乎充满PHA颗粒。以蔗糖为碳源,初步在5L发酵罐中对转基因菌进行分批补料培养35h,菌体干重达28g/L,PHA占菌体干重的68%,具有生产潜力。将该菌合成的PHA提取纯化(纯度达99%)后,进行核磁共振分析,发现它只有单一的聚-β-羟基丁酸(PHB)组分。

    • 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997, 13(3).

      摘要 (1445) HTML (0) PDF 0.00 Byte (19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蛋白酶是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生的具有重要工业价值的水解酶。对蛋白酶基因的分离与高效率表达一直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1-4]。蛋白酶基因的筛选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免疫法”、“DNA 杂交法”、“遗传互补法”等。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宿主菌, 若能以E.Coli作为筛选蛋白酶基因的宿主苗,那么使用E.Coli的常规载体,便可直接获得完整的蛋白 酶基因。枯草杆菌的蛋白酶基因能否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Koide等人[5]报道过枯草杆菌的胞内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转化细胞在含有脱脂牛奶的平板上可产生十分微弱的水解圈。Ikeraara等人[6]将Subtilisin E(枯草杆菌蛋白酶E)插人大肠杆菌的表达载体,具有活性的Subtilisin E便可分泌到大肠杆菌的细胞周质中。吴汝平撰文指出[7]。克隆的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不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是因为大肠杆菌不能转录枯草杆菌的促使生长调节基因。Wang等人[8]则认为,在大肠杆菌中观察不到野生型的中性蛋白酶基因E(nprE)的表达。是因为nprE的表达产物对大肠杆菌有致死作用.除去该基因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nprE便能在大肠杆菌中低水平表达,并能将表达产 物分泌至胞外。由上可知.枯草杆菌的蛋白酶基因能否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以及表达的位置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正是能否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菌筛选蛋白酶基因的关键。

    • 新的热带假丝酵母载体-宿主系统的建立

      1997, 13(3).

      摘要 (1290) HTML (0) PDF 0.00 Byte (16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是一种可以利用多种非糖碳源代谢的微生物,在石油发酵、石油化工生产领域已得到长期应用[1]。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发展。通过代谢工程技术改变热带假丝酵母的代谢途径和流向.发展出能够把石油中的烃类物质发酵转化成各种重要化工原料、中间体的新型生产菌株,已普遍受到国内外研究机构的重视。另一方面,热带假丝酵母具有细胞生长密度高,分泌蛋白能力强等特点,可以发展成一个重要的异源蛋白表达体系。建立稳定高效的热带假丝酵母载体一宿主系统是实现上述构想的前提和关键。迄今为止,在热带假丝酵母细胞内尚未发现能游离于染色体外自主复制的天然质粒存在。目前已有20余种热带假丝酵母基因被克隆和鉴定。大部分与热带假丝酵母的氧化代谢过程有关,其中5个过氧物酶体蛋白基因的结构和2个细胞色素P450系统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巳被阐明[2-5],与DNA复制过程有关的基因或功能序列均未见报道。本文研究和探索Candida属其他微生物基因元件在热带假酵母中的功能作用,选用热带假丝酵母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基因的启动子和侧翼调控序列[3],构建了一套新的热带假丝酵母载体一宿主系统,并成功地表达了小鼠CYPlAl基因。

    • 用多抗原肽(MAP)免疫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1997, 13(3).

      摘要 (1309) HTML (0) PDF 0.00 Byte (14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制备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传统方法是用纯度很高的天然蛋白作为抗原来免疫动物。此方法虽然成功率很高,但提取和纯化作为抗原用的高纯蛋白确非常困难,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不可能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近年来发展起用合成多肽作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1,2]。这个技术的难点是用合成多肽作为抗原来免疫动物不易获得与天然蛋白呈特异反应的抗体[3-5]。近年来国外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称为“多抗原肽”(Multiple antigenic peptide, MAP)物质用作抗原[6,7]。它是一个由赖氨酸核和多个由同一多肽分子构成的具有免疫原性的大分子。这个大分子的多肽部分组成丁造成动物免疫应答的多个相同抗原决定簇.而赖氨酸核部分只起连接多肽的作用,它本身没有免疫原性。实验证明多抗原肽和佐剂配合使用会引起动物强烈的免疫应答。本文介绍的是从Calpain [EC 3.4.22.17] 28kDa 小亚基上选取的一段氪基酸序列 AAQYNPEPPP-PRTH(氨基酸从73到86)与赖氨酸核偶联形成多抗原肽来制备单克隆抗体。Calpain的水解蛋白活性依附于钙离子浓度。它有两种异构酶:在μmol/L钙离子浓度下被激活的称为“μ-calpain.而在mmol/L钙离子浓度下被激活的称为m-calpain。这两种异构酶都由两个亚基组成。其大亚基的分子量为80kDa,它包括酶的活性区和与钙离子结合区。两种酶的大亚基氨基酸序列各不相同。其小亚基的分子量为28 kDa,这两种酶具有完全相同的小亚基氨基酸序列。有关Calpain的详细资料可参阅文献[8]。

    • 丹参冠瘿组织高产株系选择和丹参酮的产生

      1997, 13(3).

      摘要 (1222) HTML (0) PDF 0.00 Byte (12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中草药。前文我们已报道了丹参冠瘿组织培养的部分研究结果[1].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Ti 质粒转化产生的冠瘿组织进行高产株系选择的研究还很少,本文报道丹参冠瘿组织高产株系选择和丹参酮产生的研究结果。

    • 应用菌紫质膜模拟动物“边”感受野并检测图像边界轮廓

      1997, 13(3).

      摘要 (959) HTML (0) PDF 0.00 Byte (1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菌紫质膜是一种颇有前途的分子电子器件材料。Tsutornu[1]以菌紫质膜为材料,完成了具有动物视觉功能特点的含256像素的图像传感器。此外,菌紫质膜还被用来模拟视觉感受野的运算功能[2-4]简单细胞“边”感受野由两个互为颉顽的ON响应区和OFF响应区组成。它对图像中的对比度信息具有敏感性。菌紫质膜因其优良的分辨率(5000线/min),灵敏度(1-805/cm2)以及光电特性而足以被用来制作人工“边”感受野,并模拟简单细胞“边”感受野的这一特性。以此为基础,本文构建了一个图像轮席检测的原理系统,成功地检测了简单图像轮廊。

    • 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筛选标记的新型克隆载体的构建

      1997, 13(3).

      摘要 (2206) HTML (0) PDF 0.00 Byte (20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通常使用的质粒克隆载体,如pUC系列、pGEM系列和pBluescript等.都是以lacZ’作为筛选标记的插入失活型载体。laeZ’编码β-半乳糖苷酶N端的一个片段,称为α-肽。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可诱导α-肽的合成,它能与宿主细胞所编码的缺陷型β-半乳糖苷酶实现基因内互补(α-互补),产生具有完整酶活性的二聚体。带有质粒载体的细菌在含有生色底物5-漠-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X-gal)的培养基上生成蓝斑。外源片段插人到载体上位于lacZ’5’端编码序列内的多克隆位点后,可阻断taeZ’编码序列。破坏α-互补作用。茁落形成白斑,因此可利用蓝/白斑显色平板筛选重组子。绿色荧光蛋白(Green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基因是一个新的标记基因[1],来源于多管水母属的Aequorea victoria.编码238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2 688Da。经蓝光或紫外激发而发射绿色荧光。 其吸收波长为395mm.发射波长为509nm[2]。GFP的生色基圈是由位于65~67位的Ser、Tyr和Gly被修饰后共价连接而形成的。GFP构象非常稳定.不会发生光漂白,在异源细胞中表达的GFP能保持它的荧光特性[1,3]。GFP突变体GFPS65T是用点突变技术将野生型GFP65位Ser突变成Thr。GFPS65T吸收波长向可见光部分移动(490nm).且吸收强度比野生型GFP增强6倍.可发射更强的绿色荧光[4]。由于GFP产生荧光不需要加入任何外源底物或辅助园子,在细菌细胞内高水平表达可使苗落呈现绿色,为此我们构建了以gfps65T基因作为筛选标记的新型克隆载体,建立了以绿/白斑显色平板筛选阳性重组的新方法,替代lacZ’的蓝/白斑筛选法,且不需使用X-gal。

    • 云南红豆杉培养细胞系的建立

      1997, 13(3).

      摘要 (1560) HTML (0) PDF 0.00 Byte (1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紫杉醇(Taxol)最初是从红豆杉属植物短叶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树皮中分离出的一种二萜类化合物[1].对卵巢癌,转移性乳腺癌和恶性黑色寮瘤等患者疗效显著[2],全世界红豆杉属植物有近11种,都含紫杉醇成分.但含量很低,加之现存数量很少,生长极为缓慢.造成了紫杉醇原料供应的危机[3]。紫杉醇化学合成已经成功[4-6],但繁杂的反应过程及前体化合物来源的限制使得它们无法实现商业化生产。最近从短叶红豆杉中分离出一种生产紫杉醇的内寄生真菌Tgromyer andreanae[7].由于紫杉醇含量仅为24~50ng/L.没有实用价值。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可能是解决天然抗肿瘤药物长期供应的有效方法之一[8]。自1991年Christen等人申请利用红豆杉细胞培养物生产紫杉醇专利以来[9].有关红豆杉细胞培养的研究已有不少报[10-12]。但云南红豆杉(T.yunnanensis)仅见愈伤组织诱导的报道[13]。本文报道云南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和细胞培养的初步结果,并分析了细胞培养物中紫杉醇含量。

    • 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生产1,6-二磷酸果糖的研究

      1997, 13(3).

      摘要 (1450) HTML (0) PDF 0.00 Byte (12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对1,6-二磷酸果糖(简称FDP)生产基本采用Leisola[1]等人在1974年提出的以酵母蕾为转化 媒体。以蔗糖、磷酸盐为底物的酶促磷酸化法来进行制备,但在工艺条件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利用固定化细胞生产FDP是现在人们进行研究的主要方向[2]。在对常用的几种固定化方法进行比较后.本试验采用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为复合载体.对酵母细胞进行包埋,然后在饱和硼酸和CaCl2溶藏中制成固定化小球。用其制备FDP,转化能力增强,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如果进行工业化生产,可大大高设备利用率.简化工艺条件。

    • 固定化硝化细菌耐低温机理的研究

      1997, 13(3).

      摘要 (1756) HTML (0) PDF 0.00 Byte (15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氨随污水排入水体.不但能诱发“富营养化”,造成水生生态系统紊乱,而且还有如下危害:(1)消耗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2)影响鱼鳃的氧传递,严重时使鱼类死亡;(3)与氯气作用生成氯胺,妨碍氯化消毒处理[1]。对于氨污染的控制.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生物脱氮技术。即硝化.反硝化工艺[2]。由于硝化细菌生长缓慢(在低温下则生长更慢).一些学者作了固定化细胞的尝试.以期持留足量的生物体,改瞢生物反应器的运作性能[3,4]。研究发现,固定化硝化细菌具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4]。这对含氨废水的冬季生物处理十分有益。本文拟就固定化细胞的耐低温机理作一探讨。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生物工程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09   E-mail:cjb@im.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