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报

  • 2008年第48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学科先贤
    • 科研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楷模——谢少文*

      2008, 48(4).

      摘要 (479) HTML (0) PDF 0.00 Byte (10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小型综述
    • 云南酸性土壤中度嗜酸链霉菌的多样性

      2008, 48(4):421-425.

      摘要 (1331) HTML (0) PDF 0.00 Byte (20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酸性土壤环境里中度嗜酸链霉菌的多样性, 调查其物种资源。【方法】用分散和差速离心法及选择性分离培养基从14份云南酸性土壤样品中分离到367株具有链霉菌培养特征的放线菌, 并进行了颜色分群。从各颜色类群中选取代表菌株共97株, 通过显微形态观察和pH梯度生长实验确定其中的中度嗜酸链霉菌。进一步从中筛选出16株中度嗜酸链霉菌代表菌株, 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并结合基因组DNA-DNA相关性数据。【结果】分离菌株归为12同的颜色类群, 其中80%属于中度嗜酸链霉菌, 其代表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上形成了8个距离较远且与已知种不同的进化分枝, 可能代表链霉菌属内至少8个不同的新基因种。【结论】用以上方法筛选出的中度嗜酸链霉菌可归为8个不同于已知种的进化群, 说明云南酸性土壤含有丰富多样的中度嗜酸链霉菌新物种。

    • 不同来源鼠李糖乳杆菌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2008, 48(4):426-431.

      摘要 (1096) HTML (0) PDF 0.00 Byte (2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r)菌株之间的分子鉴别方法并分析不同分离株之间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从56份采集自中国新疆和田和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长寿老人粪便样本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中, 经生理生化分析和API 50CHL试验条鉴定, 获得10株Lr。对10株Lr分离株和1株Lr标准株ATCC7469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从5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到5条在菌株水平上具有鉴别力的引物P14、OPG28、OPG25、P7和P4并建立和优化了Lr 菌株RAPD指纹图谱扩增方法。根据RAPD结果计算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获得了清晰稳定的DNA指纹图谱, 扩增产物大小在100~2000bp之间, 菌株间呈现显著的DNA多态性, 不同来源的Lr分离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81~0.935之间, 在相似系数0.80水平上可以将11株Lr菌株分为5个类群, 其中分离自新疆和田的Lr菌株归在类群B和类群C, 而分离自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Lr菌株归在类群D和类群E。【结论】应用RAPD方法对Lr 菌株进行分子鉴别是可行的, 不同来源的Lr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种内遗传多态性和不同的亲缘关系。

    • 药用植物内生芽孢杆菌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

      2008, 48(4):432-438.

      摘要 (1288) HTML (0) PDF 0.00 Byte (19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药用植物内生芽孢杆菌的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数值分类、16S rDNA PCR- RFLP、BOX-PCR指纹图谱和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对分离于几种药用植物的内生芽孢杆菌和已知参比菌株进行表型、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结果】供试菌株在数值分类聚类分析中在84%的相似水平上产生13个表观群。16S rDNA PCR-RFLP分析表明供试菌株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BOX- PCR 指纹图谱分析进一步证明药用植物的内生芽孢杆菌的基因组也具有多样性, 聚群的结果与数值分类有较好一致性。用软件在Genbank中进行所得序列的同源性检索, 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由16S rDNA序列分析可知, 供试的代表菌株SCAU11与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亲缘关系最近, SCAU78和SCAU25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两个亚种, 代表菌株SCAU39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药用植物内生芽孢杆菌具有明显的表型和遗传多样性。

    • 贡嘎蝠蛾幼虫肠道真菌多样性分析

      2008, 48(4):439-445.

      摘要 (897) HTML (0) PDF 0.00 Byte (26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贡嘎蝠蛾肠道(Hepialus gonggaensis)幼虫肠道真菌多样性。【方法】采用常规分离与分子鉴定的方法和基于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基因的RFLP方法, 建立贡嘎蝠蛾幼虫肠道真菌的ITS克隆文库, 分别用MspI、HaeⅢ和TaqⅠ对205个阳性克隆的质粒酶切指纹图谱分析, 结果显示有23个不同的RFLP操作分类单元(OTU), 对这23个操作分类单元的阳性克隆子进行测序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结果显示贡嘎蝠蛾幼虫肠道内存在8个属的真菌类群。其中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的丰度最高, 分别占克隆文库的46.34%和40.00%, 鉴定为肠道内的优势真菌类群。用常规分离与分子鉴定方法只获得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magnus)、Geomyces sp和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porosum)3个类群的真菌。结合常规分离法与RFLP法能够更有效的分析肠 道微生物的多样性, 获得更多更全面的微生物多样性信息。

    • >分类和进化
    • 水稻基腐病细菌毒素的遗传特性和产毒相关的分子标记

      2008, 48(4):446-451.

      摘要 (1113) HTML (0) PDF 0.00 Byte (2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水稻基腐病(Erwinia chrysanthemi pv. zeae)是水稻上重要的细菌病害之一, 本论文对该病菌的毒素遗传特性和产毒相关的分子标记进行了研究。【方法】通过化学诱变方法, 筛选基腐细菌去质粒的突变体Ech7-mu1; 应用RAPD技术, 筛选产毒素相关的分子标记。【结果】毒素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野生菌Ech7和去质粒菌株Ech7-mu1都能产生毒素。从260条随机引物中, 筛选出引物K10, 该引物能从不产生毒素的突变株Ech7-4中扩增出大小为2139bp的DNA特异片段, 但不能扩增野生菌Ech7, 将该片段克隆, 测序分析, 设计特异引物, 在突变体Ech7-4中获得了与毒素产生相关的SCAR分子标记(标记符合率为100%)。该基因片段有5个ORFs, 其中2个ORFs分别编码NADH-黄素还原酶和N-乙酰转移酶, 另外2个不完整的ORFs编码的蛋白分别与Pseudomonas aerginosa(ZP00136947)和Yersinia Pestis(ZP01177873)的抗菌素代谢转运蛋白通透酶(DMT)具有66%和46%的同源率。【结论】水稻基腐细菌毒素的生物合成是由染色体基因编码, 与质粒无关。不产生毒素的突变菌株基因突变的位点位于SCAR标记DNA的3′末端。

    • 幽门螺杆菌Ⅳ型分泌系统cagT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重组蛋白对SGC-7901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影响

      2008, 48(4):452-458.

      摘要 (616) HTML (0) PDF 0.00 Byte (17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初步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NCTC 11637 cagT(HP0532)基因对SGC-7901细胞增殖和白细胞介素-8(IL-8)分泌的影响。【方法】 应用PCR技术从H.pylori基因组 DNA中扩增cagT编码基因片段, 将其定向插入pQE30载体中, 双酶切鉴定筛选阳性克隆。测序分析确认后, IPTG诱导表达, 表达蛋白以Ni2+-NTA柱进行纯化, 并经Western blot鉴定, 纯化的蛋白作用于SGC-7901细胞, 提取细胞总RNA, RT-PCR扩增IL-8, 并用MTT法检测蛋白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克隆了cagT 基因, 全长843bp(GenBank登录号为EF114758), 编码280个氨基酸, 与GenBank公布的其他H. pylori菌株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99%。工程菌诱导后SDS-PAGE显示新生表达蛋白带,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kDa, 经Ni2+-NTA柱纯化后可获得纯度为98%重组蛋白。经透析复性后的蛋白(终浓度10mg/mL)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 可诱导细胞因子IL-8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不同浓度CagT蛋白与SGC-7901细胞作用, 细胞增殖的程度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结论】CagT蛋白可刺激SGC-7901细胞IL-8的表达, 并抑制细胞增殖, 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苏云金芽孢杆菌生产菌株溶原性噬菌体pe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2008, 48(4):459-465.

      摘要 (1131) HTML (0) PDF 0.00 Byte (16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溶原性噬菌体的随机爆发是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发酵生产的首要危害。【目的】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B.t生产菌株溶原性噬菌体的遗传背景, 以便从分子水平上控制其在生产中的随机爆发。【方法】通过对广东梅州某公司的生产菌株MZ1采用Mitomycin C进行诱导, 提取噬菌体颗粒MZTP01的基因组DNA, 克隆和表达该噬菌体的pep基因, 并进行了功能分析。【结果】诱导获得的溶原性噬菌体MZTP01斑点清晰, 直径约1mm, 成斑时间12h; 从噬菌体基因组DNA双酶切(HindⅢ/EcoRⅠ)片段中回收长度为2362bp的D片段(Genbank登录号: AY639599), 又从D片段中克隆了长度为1101bp、编码367aa、分子量为47kDa的pep基因, 表达载体M15(pQE30pep)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coli)中表达获得了47kDa的清晰表达带, 在1h 时开始产生蛋白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Western blot 也在47kDa处得到一条清晰的条带; 可溶性分析表明PEP蛋白在重组菌株中是以不可溶的包含体形式存在的, 该蛋白的产生明显地抑制了宿主的生长速度; 噬菌体PEP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比较表明, 噬菌体MZTP01 PEP蛋白与来自E.coli K12噬菌体的PEP蛋白的同源性程度最大。【结论】我们获得了一种新的噬菌体MZTP01, 并首次报道了该噬菌体D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及pep基因的功能, 试验证明PEP表达蛋白能够水解酪蛋白, 其活力相当于0.3mg/mL的胰蛋白酶。

    • 中国“人-猪-禽”基因重排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全基因克隆及遗传进化的研究

      2008, 48(4):466-472.

      摘要 (946) HTML (0) PDF 0.00 Byte (20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2006年从广西病猪肺组织中分离的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 A/Swine/Guangxi/13/2006 (H1N2)(Sw/GX/13/06)的遗传学特性和8个基因的来源。【方法】运用RT- PCR方法对其全基因进行了克隆并运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其基因序列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血凝素(HA)、核蛋白(NP)、基质蛋白(M)和非结构蛋白(NS)基因来源于猪古典H1N1亚型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NA)和聚合酶蛋白(PB1)基因来源于人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 聚合酶蛋白(PA)和聚合酶蛋白(PB2)基因来自于禽流感病毒。【结论】可见Sw/GX/13/06是一株“人-猪-禽”三源基因重排H1N2亚型SIV, 且与美国(1999-2001年)和韩国(2002年)分离到该型病毒的有明显的亲缘关系。据我们所知, 这是中国首次报道含有禽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重排H1N2 SIV, 该病毒是否对养猪业和人类公共卫生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分泌组的预测及分析

      2008, 48(4):473-479.

      摘要 (1515) HTML (0) PDF 0.00 Byte (2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里氏木霉是一种重要的产纤维素酶工业用菌种, 研究其分泌组特性具有现实意义。【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里氏木霉基因组中9997个开放阅读框(ORF) 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 获得了294条可能的分泌蛋白序列, 并且按功能对其进行了分类, 同时用搜索模体的方法在未知功能的序列中找到具有关键模体的序列, 初步确定其潜在的功能。对获得的分泌蛋白的信号肽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里氏木霉分泌组中有188种水解酶, 包括114种糖苷水解酶、42种蛋白水解酶和11种脂类水解酶等; 在糖苷水解酶中包括已报道的22种纤维素酶和15种几丁质酶等, 以及30条具有潜在纤维素酶功能的蛋白序列。信号肽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同源性较低, 而在信号肽酶切位点附近则相对保守。【结论】通过该预测和分析开拓了里氏木霉的研究空间, 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生理和代谢
    •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谷氨酰胺转胺酶酶原基因的鉴定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008, 48(4):480-485.

      摘要 (1557) HTML (0) PDF 0.00 Byte (23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鉴定来源于吸水链霉菌的谷氨酰胺转胺酶基因; 研究其在大肠杆菌系统的克隆与表达; 分析该酶与其同源酶的活性中心氨基酸序列。【方法】从本实验室筛选的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CCTCC M203062)发酵液中, 分离纯化得到谷氨酰胺转胺酶酶原(pro-MTGase), 测得N-端前十个氨基酸序列并与其它链霉菌来源的相应基因序列比较设计引物, 扩增得到pro-MTGase基因, 将该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pET-20b(+)信号肽pelB下游, 构建分泌型表达载体pET/pro-MTG, 并转化不同的大肠杆菌宿主BL21(DE3)和Rosetta(DE3)pLysS。【结果】获得了pro-MTGase的完整基因序列, 多重碱基序列比对表明其与S. platensis和S. caniferus的pro-MTGase基因同源性高达92%。利用Rosetta(DE3)pLysS通过降温至24℃诱导策略, 获得部分胞外表达的酶原。SDS-PAGE显示, 胞外表达重组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4kDa, 与吸水链霉菌表达的天然酶原相符。诱导4 h后发酵液中的重组酶原经胰蛋白酶活化为成熟酶后测得最高酶活为0.24U/mL。【结论】该研究是对吸水链霉菌的谷氨酰胺转胺酶基因的首次报道, 也是国内首次利用大肠杆菌实现pro-MTGase的胞外可溶性表达。

    • 掺入大肠杆菌膜中的磷脂酰胆碱(PC)影响青霉素b-内酰胺酶的分泌

      2008, 48(4):486-491.

      摘要 (1240) HTML (0) PDF 0.00 Byte (20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磷脂酰胆碱(PC)在原核生物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 探讨PC对细菌膜系统的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ptac85质粒作载体, 将螺旋菌pcs基因导入E.coli Top10细胞构建了E.coli Top10 pcs+菌株, 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培养细菌, 使细菌膜磷脂中合成30%左右的磷脂酰胆碱。然后再使用抗生素抗性分析、b-内酰胺酶的酶活测定以及Western blot杂交技术,分析质粒编码的b-内酰胺酶从细胞质到细胞间质的分泌情况。【结果】抗生素抗性分析发现, 高浓度的氨苄青霉素抑制E.coli Top10 pcs+细菌的生长的氨苄青霉素剂量低于对照组,其半致死剂量IC50在700~800mg/mL之间。酶活检测显示E.coli Top10 pcs+细菌周质内b-内酰胺酶的酶活性只有对照菌株的1/5, Western blot进一步分析发现周质内b-内酰胺酶的含量也为对照菌株的1/5。由此可见, 周质内低含量的b-内酰胺酶是导致E.coli Top10 pcs+ 细菌氨苄青霉素抗性降低的原因。【结论】掺入细菌膜磷脂双分子层的PC影响b-内酰胺酶通过Sec转运途径从细胞质分泌到细菌周质空间内, 提示细菌磷脂酰胆碱可能在调节蛋白转运和分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右旋糖酐蔗糖酶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其培养条件的研究

      2008, 48(4):492-497.

      摘要 (1201) HTML (0) PDF 0.00 Byte (22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右旋糖酐蔗糖酶是一种以蔗糖为底物, 催化转移D-葡萄糖基生成a-葡聚糖或低聚糖的葡萄糖基转移酶。【方法】利用PCR扩增技术, 将已获得的右旋糖酐蔗糖酶基因dexYG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上, 转化E.coli BL21(DE3), 经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酶切验证后, 得到右旋糖酐蔗糖酶工程菌株BL21 (DE3)/pET28-dexYG。【结果】经IPTG诱导该基因在E.coli BL21(DE3)中能有效表达,在诱导过程中菌体生长受到抑制。通过对培养时间、IPTG浓度、培养温度、菌浓(OD600)和pH值等产酶因素的优化考察, 得到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5h、IPTG 浓度0.5mmol/L、25℃、OD600值1.0和pH6.0。酶活力由最初的5.39U/mL提高到35.62U/mL, 其中pH值对产酶活力影响最大, 在pH6.0时的最高产酶活力是LB原始pH条件下最高酶活的3.5倍, 并且pH值也是导致在诱导后期酶活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酶的表达和酶活的研究结果表明, 构建的工程菌株能够异源高效表达右旋糖酐蔗糖酶, 并且表现出较高的酶活力。

    • >酶和蛋白质
    • 一株粘质沙雷氏菌烈性噬菌体污水分离及特性

      2008, 48(4):498-502.

      摘要 (1727) HTML (0) PDF 0.00 Byte (26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以粘质沙雷氏菌(8039)为宿主菌从医院污水中分离噬菌体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点进行研究。【方法】四步法污水分离噬菌体; 单、双层平板噬菌斑实验筛选烈性噬菌体并观察噬菌斑形态; 纯化后2%磷钨酸染色电镜观察; 手工法提取噬菌体核酸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利用双层平板噬菌斑实验测定最佳感染复数和完成一步生长实验。【结果】从医院污水中成功分离出粘质沙雷氏菌烈性噬菌体一株(SM701), 该噬菌体有一个正多面体立体对称的头部, 头径约64nm, 无囊膜, 有一长尾, 无收缩尾鞘, 尾长约143nm; 基因组核酸能被双链DNA内切酶BamHⅠ及HindⅢ切开,大小约57kb; 噬菌斑圆形透明, 直径1mm左右(培养12h), 边界清楚; 当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为10时, 子代噬菌体滴度较高; 按照一步生长实验结果绘制出一步生长曲线, 可知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是约为30min, 爆发期约100min, 平均爆发量约为63。【结论】按照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分类标准,该噬菌体属于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烈性噬菌体, 按照Bradley和Ackermann形态分类法属于B1亚群; 噬菌斑与周围红色细菌生长区, 颜色差异明显, 非常便于观察和计数; 噬菌体头部大小和形态与呼吸道病毒中的呼肠病毒和腺病毒最为接近; 国内尚未见粘质沙雷氏菌噬菌体相关报道。

    • 喹啉与吲哚驯化的反硝化反应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比较

      2008, 48(4):503-507.

      摘要 (1112) HTML (0) PDF 0.00 Byte (2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分别以喹啉和吲哚为底物, 在相同条件下驯化的两个反硝化生物反应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方法】采用相同的种子污泥和相同的驯化条件, 经过大约6周的驯化后, 两个反应器均达到稳定而高效的污染物去除能力, 通过16S rDNA克隆文库技术对两个反应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研究发现, 微生物群落结构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喹啉驯化的群落中所有的OTU都属于Betaproteobacteria, 而吲哚驯化的群落中Betaproteobacteria占56.3%, 吲哚驯化的群落具有更高的多样性。两个群落的优势OTU也不同, 喹啉驯化群落中Thauera及其它Rhodocyclaceae科的微生物占整个群落的73%, 而吲哚驯化群落中优势OTU为Comamonadaceae科、Alcaligenaceae科和Rhodocyclaceae科等类型的微生物, 其中Comamonadaceae科的一个OTU占整个群落的28.7%。【结论】不同的驯化底物对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具有较强的选择作用。首次报道并比较了可高效降解喹啉和吲哚的反硝化生物反应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 >生态和环境微生物学
    • 溶原性噬菌体在猪链球菌2型分离株中的检出和鉴定

      2008, 48(4):508-513.

      摘要 (1521) HTML (0) PDF 0.00 Byte (2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噬菌体整合酶基因在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SS2)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根据噬菌体整合酶基因设计引物, 建立了PCR方法, 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结果显示, 25株SS2致病菌株均扩增出目的片段, 非毒力株T15、5株其它血清型猪链球菌及兰氏C群猪源链球菌未扩增出目的片段。经丝裂霉素C诱导后, SS2致病菌株出现完全的细胞溶解, 而非毒力株T15未出现溶解。SS2致病株HA9801和ZY05719诱导均产生溶原性噬菌体, 分别命名为SS2-HA和SS2-ZY, 电镜观察, 二者均头部呈正六边形, 无尾部, 其核酸类型为dsDNA, 可鉴定为复层噬菌体科(Tectiviridae)的成员。噬菌体SS2-HA和SS2-ZY整合酶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SS2噬菌体整合酶基因序列高度同源, 显示SS2噬菌体整合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从SS2致病株中检出溶原性噬菌体和噬菌体整合酶基因, 且噬菌体整合酶基因与SS2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等7种毒力相关基因有相关性, 表明SS2的溶原性噬菌体可能与其致病性有关。

    • 鸭群中RE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8, 48(4):514-519.

      摘要 (930) HTML (0) PDF 0.00 Byte (18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 在鸭群中的感染状态。【方法】从山东省不同地区送检的病(死)鸭中, 随机采集法氏囊、脾脏和肝脏等220份样品。细胞培养分离病毒, 以提取的组织DNA为模板进行特异性斑点杂交、PCR和nest-PCR检测。从不同地区阳性样品中任选一个进行克隆测序、同源性比较和进化树分析。【结果】从35/39份法氏囊、54/84份脾脏和32/97份肝脏DNA样品中检出REV(121/220)。其中法氏囊的检出率最高, 显著高于肝脏、脾脏(P<0.01), 但用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常规PCR、组织DNA直接点杂交检测时, 均未检出REV。YN-1和BZ-1株env基因片段与美国分离的鸭源SNV株同源性高达99.8%, LQ-1株 env基因片段与美国鸡源分离株的同源性为100%, 均高于近几年中国鸡源分离株。【结论】在检测REV感染时, 应加强对法氏囊的检测, 但由于REV在感染鸭的组织中含量很低, 应采用更为敏感的nest-PCR。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表明, 我国鸭源REV很可能是在引进未经对REV检疫的种鸭时引入的。

    • >技术与方法
    • 肺炎嗜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免疫优势区基因 重组蛋白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2008, 48(4):520-525.

      摘要 (952) HTML (0) PDF 0.00 Byte (2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克隆和表达肺炎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neumoniae, Cpn)蛋白酶样活性因子(CPAF)免疫优势区基因,评价重组蛋白在早期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挑选并克隆出Cpn CPAF免疫优势区基因,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 分析其抗原特异性; 间接 ELISA法检测Cpn参考血清、临床血清标本中的特异性IgM抗体, 以及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咽拭子中的Cpn抗原; 检测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临床阳性血清和泌尿生殖道分泌物。【结果】高效表达和纯化出一相对分子量约51.3kDa的重组蛋白; Western blot证明其只与人抗Cpn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间接ELISA法检测40份Cpn IgM参考血清, 阴性和阳性结果的一致率均为100%(40/40); 与“金标准”方法MIF对照, 检测300例临床血清标本中的IgM抗体, 符合率为98.3%; 与PCR试剂对照, 检测120份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咽拭子中的Cpn抗原, 符合率为88.3%; 检测Ct阳性血清和泌尿生殖道分泌物, 与Ct没有交叉反应。【结论】制备的CPAF免疫优势区基因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在Cpn感染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 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表达的DNA扣除法

      2008, 48(4):526-531.

      摘要 (1286) HTML (0) PDF 0.00 Byte (16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致病微生物和研究革兰氏阳性菌遗传背景的模式菌株, 利用real-time RT PCR对相关毒素及调控基因进行表达定量分析, 在生物、医学、食品检测等领域具有较大研究价值。【方法】对制备好的反转录(RT, 含有cDNA和DNA)和非反转录(RT—, 仅含DNA)样品进行Real-time PCR检测, 根据经典(1+E)—△△Ct相对定量算法并结合PCR效率公式建立一种基因表达相对定量分析的DNA扣除法, 将得到的Ct值转换为各样品含量, 从RT样品中扣除RT—样品的量, 无需DNaseⅠ酶解处理就可以去除DNA的影响, RT—样品的检测结果还可同时作为稳定的DNA内参。【结果】采用以上方法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sea)、16S rRNA和RNAⅢ的表达情况, 在含有葡萄糖的NB培养基中sea的相对转录水平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RNAⅢ的相对转录水平随葡萄糖浓度的变化而产生小幅度的波动, 16S rRNA在菌体生长初期时的表达量较为稳定; 与绝对定量法比较, 结果差异较小(均小于15%), 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这种基于DNA扣除法的Real-time RT PCR相对定量方法可以有效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

    • 质粒拯救法克隆细菌基因组大片段

      2008, 48(4):532-538.

      摘要 (2059) HTML (0) PDF 0.00 Byte (45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细菌基因组大片段尤其是基因簇的克隆与操作, 是细菌基因功能分析的一个难点。基因组测序工作的不断完成和序列信息的大量积累, 为细菌基因组DNA的操作提供了方便。本文报道了利用细菌的全基因组信息和质粒拯救法的原理建立的一种克隆细菌基因组大片段的方法。【方法】首先, 根据基因组序列信息, 在待克隆片段的一侧扩增一段DNA, 并将其克隆到自杀载体上构建打靶质粒, 然后, 将打靶质粒整合到细菌的基因组中构建重组菌, 提取重组菌的基因组DNA, 酶切, 自连, 转化, 将自杀质粒与待克隆的目的片段一起拯救出来。最后, 根据需要将拯救的DNA片段亚克隆到新的载体中。【结果】我们利用该方法克隆了布鲁氏菌中长度为11kb的virB操纵子, 并构建了互补质粒。将该质粒导入到virB的突变株中后使virB操纵子的转录活性得到了恢复, 表明该策略切实可行。【结论】这种重组克隆策略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对细菌基因组大片段进行操作的方法。

    • 重组杆状病毒转导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2008, 48(4):539-544.

      摘要 (1102) HTML (0) PDF 0.00 Byte (16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重组杆状病毒(Bac-CMV-EGFP)能否能有效转导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hesus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BMSCs), 及杆状病毒转导后对细胞活力, 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rBMSCs, 不同剂量的杆状病毒转导3代以后的细胞, 并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其转导效率。在较高的杆状病毒转导效率下, 检测rBMSCs细胞活力, 增殖及分化 能力, 并与正常对照组细胞进行比较。【结果】杆状病毒在感染指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为300v.g/cell, 孵育温度为25度, 孵育时间为4h的转导条件下, 对rBMSCs转导效率可达80%左右。进一步检测后发现, 高效转导杆状病毒后的rBMSCs的细胞活力, 增殖及分化能力与未转导病毒细胞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重组杆状病毒可安全有效地基因修饰rBMSCs, 且不影响其生物特性, 为 今后的体内基因治疗灵长类动物模型试验奠定了基础。

    • >方法
    • 海绵共栖细菌NJ6-3-1基于群体感应调控的抗菌活性

      2008, 48(4):545-550.

      摘要 (1255) HTML (0) PDF 0.00 Byte (2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选择一株海绵共栖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 NJ6-3-1, 研究其抗菌物质的代谢是否受到群体感应的调控。【方法】我们研究了在不同生长条件细菌NJ6-3-1代谢物的抗菌活性与细胞密度的关系; 通过模拟自然的竞争环境, 研究了低密度条件下的细菌NJ6-3-1与外源细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共培养时的抗菌活性情况。【结果】实验发现细菌NJ6-3-1代谢抗菌物质的行为与细胞密度密切相关, 只有当细胞密度达到一定的阈值OD630=0.4时, NJ6-3-1才能代谢抗菌物质; 同时发现外源病原菌S. aureus 代谢产物中存在某种信号分子, 能诱导NJ6-3-1在不产生抗菌物质的生长条件下代谢抗菌物质。【结论】以上结果初步说明NJ6-3-1的抗菌活性受到种内和种间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

    • >学科先贤
    • 丝状真菌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2008, 48(4):551-555.

      摘要 (976) HTML (0) PDF 0.00 Byte (34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细胞凋亡是真核生物中保守而重要的细胞死亡机制, 与癌症、艾滋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与酵母菌这一细胞凋亡模式生物相比, 丝状真菌凋亡研究起步较晚但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丝状真菌细胞凋亡的内外源诱因、细胞凋亡的特征以及信号传导通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丝状真菌, 尤其是构巢曲霉和烟曲霉有望成为细胞凋亡研究新的模式物种。此外, 研究丝状真菌细胞凋亡现象在农业和医疗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可为生物防治和人类真菌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工业丝状真菌细胞凋亡研究有助于构建性状更加优良的工程菌株。

    • 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胁迫适应性反应机制

      2008, 48(4):556-561.

      摘要 (883) HTML (0) PDF 0.00 Byte (23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苹果酸-乳酸发酵有利于提高葡萄酒品质, 为了获得高活性的直投式酒酒球菌发酵制剂, 从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理解该菌种胁迫耐受性增强的机制是必要的。本文就酒酒球菌利用苹果酸-乳酸发酵和膜结合的H+-F0F1-ATP酶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和能量供给; 胁迫适应过程中细胞膜组分的调整; 小热休克蛋白Lo18等胁迫蛋白及其相应的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胁 迫适应性反应机制的研究对发酵剂菌株的筛选、发酵剂的制备及其他工程菌株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